第50章(2 / 2)
这天,时城妈妈边填表格,边和他们两个唠了一会儿。也谈不上什么秘密,但确实不是光鲜的背景。夏清后来在时城的表述中印证,他妈妈描述中的父亲是被美化了的,而李春梅说的“不熟”就是字面意义,不熟悉。
时城妈妈叫李春梅,老家在临近的乡村。时城的爸爸在他刚刚三岁多的时候,生意失败,欠了一大笔钱,出去想办法还债了。而她也隔三差五外出打工,直到时城五岁起,狠心彻底离开,到城里的工厂全职帮忙还钱。当时她把时城交给亲戚照顾,自己一年才回来看一趟。后来才知道,亲戚早就把孩子撵出来了,时城一直都是自己生活。
“也不怪人家,”时城妈妈感叹,“男孩子容易调皮,他又特别倔强,不好带的。”
“再不好带,给口吃的总不难吧,怎么能让五六岁的孩子自己生活呢?”夏清憋不住反驳。
时城妈妈愣了愣,眼眶红了,小声嘀咕,“谁说不是呢。”何况,她给了生活费的。
后来那些年,她回去过几回,一方面舍不得放下收入还算不错的流水线工作,另外时城也习惯了自己过活,对她不冷不热,李春梅也就维持每个月打钱,母子俩一年也见不上一面。直到三年前,她风湿性心脏病发作,失去劳动能力。最开始,时城用攒的钱给她找了个护工,在县里的医院长期住院。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李春梅病情稳定下来,两个人离开老家,到这里读书。
王主任是他们的老乡,前两年从老家初中调过来。他教过时城,李春梅又去家里好说歹说,就差下跪,才给时城求来一个跟读的名额。他的学籍还在老家,需要回去高考。入学之前,李春梅再三保证会盯着时城,绝不惹事给学校添麻烦。
当然,这些具体的弯弯绕绕,夏清也是后来才了解到的。
今晚,李春梅只是挑着客观情况说了一些。但能看出来,她作为母亲的担忧与无奈,愧疚和忐忑。 ↑返回顶部↑
时城妈妈叫李春梅,老家在临近的乡村。时城的爸爸在他刚刚三岁多的时候,生意失败,欠了一大笔钱,出去想办法还债了。而她也隔三差五外出打工,直到时城五岁起,狠心彻底离开,到城里的工厂全职帮忙还钱。当时她把时城交给亲戚照顾,自己一年才回来看一趟。后来才知道,亲戚早就把孩子撵出来了,时城一直都是自己生活。
“也不怪人家,”时城妈妈感叹,“男孩子容易调皮,他又特别倔强,不好带的。”
“再不好带,给口吃的总不难吧,怎么能让五六岁的孩子自己生活呢?”夏清憋不住反驳。
时城妈妈愣了愣,眼眶红了,小声嘀咕,“谁说不是呢。”何况,她给了生活费的。
后来那些年,她回去过几回,一方面舍不得放下收入还算不错的流水线工作,另外时城也习惯了自己过活,对她不冷不热,李春梅也就维持每个月打钱,母子俩一年也见不上一面。直到三年前,她风湿性心脏病发作,失去劳动能力。最开始,时城用攒的钱给她找了个护工,在县里的医院长期住院。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李春梅病情稳定下来,两个人离开老家,到这里读书。
王主任是他们的老乡,前两年从老家初中调过来。他教过时城,李春梅又去家里好说歹说,就差下跪,才给时城求来一个跟读的名额。他的学籍还在老家,需要回去高考。入学之前,李春梅再三保证会盯着时城,绝不惹事给学校添麻烦。
当然,这些具体的弯弯绕绕,夏清也是后来才了解到的。
今晚,李春梅只是挑着客观情况说了一些。但能看出来,她作为母亲的担忧与无奈,愧疚和忐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