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节(3 / 4)
她没有再跟佟南鸢说孩子的事,拉着她坐下,和她聊点别的趣事。
正聊着,陆家的嬷嬷过来汇报,“夫人,李少爷来了。”
“守业来了呀。”佟南鸢听到李守业过来,“相公还没回来,先把他请到我院里喝杯茶。”
“是,夫人。”
陆令筠听到这里,看向佟南鸢。
佟南鸢一边给她倒茶,一边道,“守业这孩子这些日子天天过来,叫相公考他文章,给他提点他。”
陆令筠点着头。
她昨儿听陆宽说了这起子事。
李守业这孩子,不止上进,还挺懂门道的。
知道利用资源,自己舅舅曾经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找他来提点押题,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
若是他父亲那边再有点实力,能给他一点助力,其实他这般科举是十拿九稳的。
甚至还能创造一个神童天才的奇迹来。
要知道,科举从来都是相对公平,不是绝对公平。
第419章 找舅舅讨教
科举自有创立起,就是皇帝给底下大小地主阶级开的一条上升渠道,分配下来的蛋糕资源。
哪个地方哪个区域的豪族士绅们多,就给他们多一些位份名额。
绝对公平,这种事是做不到的。
比如说,这时代里,南方的考生水准普遍比北方考生高。
甚至在本朝刚立国的早些年,有一年科考统考卷下,南方考生占据了整个会试贡生榜单。
北方考生没一个入榜的。
这事一闹出来,太祖大怒,直接斩了一批考官。
这是因为考官偏颇吗?
并非如此。
这时代背景下,南方读书人多,底蕴极其深厚,而北方多战乱,蛮夷归化得也多,读书底蕴根本比不过南方,所以统考,同一试卷同一标准下,北方考生根本考不过南方。
可若是科举全都选南方考生,那整个北方都要不服大乱。
更有甚,一年如此,年年如此,那么南方世族的力量就会比北方强太多。
所以,哪怕是公平如此的科举,在上头人眼里,也得要划片区来平衡势力。
杀一批考官平息众怒,再设立南北榜,暗中调整南北考生的录取比例,达到相对公平且稳定的程度。
上头要的稳定和前进,从来不是绝对公平。
所以说,即便是科举,也有大做文章的地方。 ↑返回顶部↑
正聊着,陆家的嬷嬷过来汇报,“夫人,李少爷来了。”
“守业来了呀。”佟南鸢听到李守业过来,“相公还没回来,先把他请到我院里喝杯茶。”
“是,夫人。”
陆令筠听到这里,看向佟南鸢。
佟南鸢一边给她倒茶,一边道,“守业这孩子这些日子天天过来,叫相公考他文章,给他提点他。”
陆令筠点着头。
她昨儿听陆宽说了这起子事。
李守业这孩子,不止上进,还挺懂门道的。
知道利用资源,自己舅舅曾经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找他来提点押题,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
若是他父亲那边再有点实力,能给他一点助力,其实他这般科举是十拿九稳的。
甚至还能创造一个神童天才的奇迹来。
要知道,科举从来都是相对公平,不是绝对公平。
第419章 找舅舅讨教
科举自有创立起,就是皇帝给底下大小地主阶级开的一条上升渠道,分配下来的蛋糕资源。
哪个地方哪个区域的豪族士绅们多,就给他们多一些位份名额。
绝对公平,这种事是做不到的。
比如说,这时代里,南方的考生水准普遍比北方考生高。
甚至在本朝刚立国的早些年,有一年科考统考卷下,南方考生占据了整个会试贡生榜单。
北方考生没一个入榜的。
这事一闹出来,太祖大怒,直接斩了一批考官。
这是因为考官偏颇吗?
并非如此。
这时代背景下,南方读书人多,底蕴极其深厚,而北方多战乱,蛮夷归化得也多,读书底蕴根本比不过南方,所以统考,同一试卷同一标准下,北方考生根本考不过南方。
可若是科举全都选南方考生,那整个北方都要不服大乱。
更有甚,一年如此,年年如此,那么南方世族的力量就会比北方强太多。
所以,哪怕是公平如此的科举,在上头人眼里,也得要划片区来平衡势力。
杀一批考官平息众怒,再设立南北榜,暗中调整南北考生的录取比例,达到相对公平且稳定的程度。
上头要的稳定和前进,从来不是绝对公平。
所以说,即便是科举,也有大做文章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