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宁谢过大人指点!”
  离开前,秦朝宁恭恭敬敬地朝对方行了个大礼。
  眼下,他有点理解对方的用意了。
  杨首辅的亲身经历中,不少官场如何运筹帷幄的手段,日后都可能是他会用得上的。
  “走吧走吧”,杨誉良摆摆手。
  他这会儿不想看到这小子了。他自己满腹经纶,满脑子计谋,怎么子嗣就没一个能够继承的呢,全便宜了这外姓臭小子。俩人还不是师生关系……
  翌日,朝堂上,对于秦朝宁的后续安排迟迟未下来,被御史弹劾了。
  在御史看来,这事不仅仅是秦朝宁恃宠生娇,也是陛下离经叛道,明明把人扔去六部其中一个地方就完事。
  不少官吏对此的看法不同,于是针对是否开海禁又拎出来,文官武官们在大殿上吵了一次。
  在文官们看来,开海禁劳民伤财,那些税收大饼都是秦朝宁放出来引诱大家跳坑的诱饵。更何况,要是连祖制都反抗,让读圣贤书的天下学子怎么看待“孝”道?
  而为何武官们这么积极支持秦朝宁,不过是为了建立海兵军营一事,他们能够获利。
  而在武官们看来,这些文官们是读书读傻了。
  既然小秦大人都说了开海禁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白银和黄金,解决国库空虚问题,能解决粮食问题,并且能够实质性增强国力,还会带来军事和民生质的飞跃,他们都不要!!只是为了“孝”道反对,不是脑子装的是豆腐是什么?
  至于秦朝宁所说的会不会成,武官们是毫无疑问全体坚信一定会成的!在他们眼里,只要秦朝宁说会成功的,就一定能行!!
  别问,问就是军事信仰。
  内阁的几位阁老老神在在,任由他们吵吵闹闹。
  历帝同样在上面看着,半点不在意。
  接着,次日钦天鉴那边就传出国师传太祖意志,新帝作为孝子贤孙,治理国家劳心劳力,许历帝推陈出新,无需事事依循祖制。
  听到了消息后的文武百官们:“……”
  嘚!懂的都懂!!下的好一手大棋!!!
  然后,果不其然,降麻官就在太和殿上宣旨,秦朝宁即日起任南州巡抚,兼管闽州,替天子行开海禁,建海军,立海防,全权分管诸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