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爹娘自知粗鄙,于子女前程未有助益,只能多护己身,莫要妨碍子女前行。
  若是儿有心属之人,望儿莫要顾虑爹娘,自行上门提亲。
  ……
  家中事事安好,儿勿念。”
  这些信件,洋洋洒洒写了许多页。
  秦朝宁看完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一折叠起来放好在案桌的梨花木盒子内。
  炭火似乎熏得他的眼眶微热,红了一圈。
  他给自己斟了一杯热茶,自己孤身一人剥着栗子,思考着前人那些新政有哪些是失败了的,有哪些是成功了的。
  当年新派旧派之争的落幕,纷争源于哪个政策的导火索。
  第179章 学子们
  深夜里, 秦朝宁纷乱无序的思绪搅得他久久难以入眠。
  他起身披上厚棉衣裳,先去拨了拨碳炉子,才过去书案侧落座。
  听到屋内动静的书童睡眼惺忪强撑着爬起来, 急急忙忙过来问秦朝宁有何吩咐。
  确认没他什么事之后,他去屋外查看了一眼地龙的木炭, 瞧着还没烧完,能熬到天亮, 才火急火燎地回去继续睡。
  秦朝宁则是坐在书案前,悲从心起, 提笔为孙夫子写起了悼文。
  这么一折腾,他四更天才回到床上阖目歇息。
  远在临聿府城的秦家一家子,钱家一家子,连带着梁梓稳与柳三郎都有些担心秦朝宁在知晓孙夫子的事后会过分伤怀。
  他们知道, 秦朝宁对于孙夫子这位启蒙先生多年来都十分敬重, 每年都要让镖局往东篱书院捎带不少东西。
  只是,生老病死,谁都逃不掉。
  而秦朝宁孤身一人在京, 身边没个能说说话的人,分担面对亲近之人逝世所带来的那些忧愁, 这才使得他们多少有些牵挂。
  翌日, 秦朝宁倒是如常上朝了,并未沉溺在纷杂的情绪当中。
  今日的朝会上,历帝看上去有些阴晴不定, 百官们皆有眼色地不主动去触他霉头。
  一时间,大家都聪明了, 太和殿内竟是无人启奏。
  众人的视线大多看着手中的笏板,或是看向自己的鞋子, 被殿内碳炉子的几分温暖熏得有些许睏顿之意。
  不过,底下的官吏他们无人发声,历帝却是有一堆话想说。
  他见他们各个都半垂着脑袋,一脸恭顺模样,又思及他们之中的某些人私底下什么破事都干了不少,历帝就怒从心来。
  他忽地抬手把东厂呈上来的百官监察录朝下方一扔。
  突如其来的“啪——”一声,瞬间纸张四散,惊得好些官员瞬息间抬起了脖颈,睁圆了眼眸往前看。
  站在百官第一排的内阁几位阁老的脚边那一瞬间就布满了纸张。这些纸张无序散落,挤占了各人之间的空隙。
  刘旭、曹明洋、韦之贯几人见状,快速地低头往纸张上扫了扫。顿时,他们均是脸上的神色不太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