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金珠 第3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芝回到梳斋, 刘娘还念叨:“适才我没说完你就走了,沈家大少爷说这是给他祖母的寿辰礼,沈老夫人平日里吃素礼佛,这珠串不必过于喧哗。”
  见安芝放下匣子没作声:“见到沈家大少爷了?”
  安芝点了点头:“小师傅可在后院?”
  “在呢, 他这一天十二个时辰, 除了睡觉吃饭, 怕都是捧了这些的。”刘娘说完见她径自抱了匣子去后院, 这才觉得有些奇怪,拦下宝珠, “大小姐怎么了?”
  宝珠摇头, 她也不知道啊, 刚刚在沈家商行里,她一直是候在外面的,也没听见屋里说什么,只知道小姐从那屋里出来后就一直无话。
  “那屋里有谁?”
  “沈家大少爷和另外一位少爷。”
  “不是一个人啊。”刘娘喃喃了一句, 她还想着是不是大小姐与那沈家大少爷独处时说了什么,听宝珠说又不像。
  “沈大少爷时常给二小姐送东西。”宝珠搀了她坐下, 默数了下自家小姐回来后沈家少爷送来的礼, 没有十件八件,那也得有三四样了, 刘娘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都是有明目的啊。”
  宝珠认真点点头,对小姐那时的解释深信不疑:“小姐说是为了绣线生意上的事。”
  刘娘看了她一会儿:“宝珠, 你今年多大了?”
  “十五了。”
  “十五了啊。”刘娘叹了声, 这当主子的是个迷糊团, 做丫鬟的也是个迷糊团,看来要等小姐出嫁,还有的磋磨。
  这厢安芝已将绿奇交给了小师傅,平日里寡言少语的,看到好的木料,小师傅的眼神都不一样,难得的问了安芝几句话,之后便又一头扎了进去,待安芝出来,见宝珠扶着刘娘站在门口,适才还不错的天,这会儿又淅沥沥的落起了雨。
  “金陵城的天就是这样,入秋后,午后悄无声息来一阵,这天就冷上几分。”
  安芝看街上来往的人,想起了昨日在城外小馆遇到的孟大夫夫妇,于是转身问刘娘:“过两日要去别人家中拜访,有两个孩子,刘娘您说送什么好?”
  “孩子多大?”
  “一个约莫三四岁,一个两岁左右,先生是开医馆的,夫人的家世应当不差。”
  刘娘让安芝取架上的盒子:“你上回拿来的珍珠,打的簪子你看如何?”
  安芝挑了其中一支,刘娘又让她去内屋取了两个随身戴的贡珠,用红色的金线锦袋装着,适合给孩子别在身上:“再买上些零碎吃食,你平日里不总爱买这些逗孩子,这些就差不多了,不用多贵重。”
  安芝让宝珠一样样收好,半个时辰后待雨停了,带她回了东市的行里。
  ……
  应了刘娘的话,金陵城的天是一阵雨一阵冷,只不过今年这秋雨来的比往年频繁,气温降的也就更快了,短短几日街上的人便换上了厚的夹袄,布庄内的棉衣布料生意更是红火,连带着商行内都是如此。
  各家行内都在说张家与陆家今年光在这棉花上就赚了不少,也有人笑话薛家的,随时两日雨后,天气开阳,安芝应了李氏的邀请,前往孟府。
  孟大夫的家距离医馆并不远,就在医馆后的巷内,是一座三进府邸。
  由候着的仆人带进门,过了门墙入眼便是前院,两个丫鬟在前头忙着,仆人带她绕过了前厅,走往后面是主屋。
  这时有孩子的笑声传来,安芝望过去,主屋靠左,回廊下去似乎是个池塘,走过去时才发现,竟是辟了个小湖,小湖绕过去是两座三层的阁楼,在往右是一片竹林,里面隐约是修了亭落。
  金陵城中的府宅贵的不止是这三进五进之说,除去这地段之外,还要看里面的景观,而孟府这三进院的景观,算下来快赶上五进府邸的价,倒不是说买得起买不起,而是一家四口住这样的府邸,算是十分的享受。
  “林姑娘来了。”李氏让下人看牢两个孩子,笑着迎上来,瞧见带路的家仆手中还捧了礼盒,“人来就行,你还带什么东西,若要这么说起来,我还没上门去谢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