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煜这句听明白了。
  经常会有人问他,喜不喜欢这个,喜不喜欢那个。
  他点了点小脑袋,挤了下眼睛:“喜欢。”
  就比喜欢他爹,他娘亲,还有面前这位太后,少那么一点点!
  太后听着满意:“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孩子最是敏锐,对人的善意和恶意,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这孩子喜欢那两人,至少现在,她是信得过那两人的。
  ……
  回宫的两人很快是过上了晚上床上比拼,白日书房、军器监,甚至在工部走动的日子。
  倒不是萧子鸿不想带舒浅出门看看京城,而是舒浅自从上回说起了天下缺粮后,开始埋头研究如何扩大亩产了。
  新的粮食种类要从海外寻来,一时半会儿急不来。
  她就绞尽脑汁将以前记得的扩大亩产的法子给想出来。每个朝代都会为了粮食而头疼,就算是千百年后也一样。
  吃饱肚子是重中之重。
  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基础学习中,很自然提点到了一项最基本的扩大亩产方式:杂交水稻。
  这种粮食种植方式,并不是全国通用,不过在能够种植水稻的地方但凡能增产一点,那对于整个朝廷而言,每一亩多收,总量就此上去了。
  舒浅其实对这块只有简单的概念,就如同她对造船、对制糖,其实都是纸上谈兵的概念,但对于那些日日夜夜接触这些的人而言,她的观念,能开阔他们的想法,落于实践。
  机械化她是不懂的,蒸汽和电力,她也不会搞。
  她再怎么贴近生活,到底以前学的大多是文类的,没能将那些东西都学会学通了。她能背下地图每一个国家,却还真搞不懂那些工科的东西,也造不来兵器。
  不过好在农业类的,还有稍微扩展一点的农具,比如双牛用的农具,她还是能想到的。
  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能扔多少给萧子鸿,就扔多少给萧子鸿。
  以至于舒浅没看到萧子鸿看向她的目光越来越深邃。
  一个人对于学识的认知,是有限度的。
  一个人能站在先辈的肩膀上眺望,也是有限度的。
  舒浅没有掩藏的意思,面对萧子鸿,尤其是一样有点问题的萧子鸿,那层隐秘的薄膜只要一戳就破。
  但萧子鸿没说。
  他想着指不定这还真是天降奇才,天赋异禀。过往不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么?比如某位千古一帝,立下的东西不论如何改朝换代,到如今还有不少留存的。
  舒浅哪里知道萧子鸿想那么多。
  她拿着纸和萧子鸿说着:“你这儿工部也试试,我在崇明那儿一样也给你试试种水稻。等到了海外有更好的良种,我就叫人赶紧给你送过来一些。”
  萧子鸿应声:“好。”
  舒浅抬眼,见萧子鸿盯着自己脸看,不由伸出手摸了摸自己脸,疑惑:“怎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