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名无实?
  或是稍有权势?
  若是今后一分为二……
  “朕一半日子在北京,一半日子在南京。诸位为君为民,岂该南北对立?”萧子鸿其实早就决定好了,不过是放到朝廷上想要过个明路,“此事还要众位爱卿看看如何安排才妥当。这两京之间的路途,也要走起来越便利越好。”
  否则他真的两个月在路上,他还上个什么朝?
  他略加思索:“南京六部,只设到侍郎,尚书只设京城,统管两京六部。今年科举,翰林院、礼部、贡院,都要细着来。”
  这一年走两回的路,也正好让他能够清楚看到天下在他的治理之下,是否步步变好。
  众臣在下方互相对视着,不少都皱起了眉头。
  要不是萧子鸿早与丞相以及六个尚书都说过这一事,今日朝上肯定是吵成一锅。
  而即便是这样,不少臣子还是轮番上阵,纷纷说起了此行的益处和弊端。
  要不是萧子鸿看着时辰差不多,喊了下朝,朝中众人估计能说上一整天。
  而这一回早朝上讨论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又从京城传递了出去。
  天下书生为此心中一喜。
  南方要另设六部,原本翰林中有不少进士,而考了三回没中的举人也在可当官的名录上,但那也远远不够。不过怎么办,必然是从今后的考生中选取。
  这可是大事情。
  尤其是近日里还有传闻,官员的月钱要涨,远超先皇时期。新帝认为官员们有了足够的钱,就会大大减少去贪的可能性。
  当这个消息传到崇明教,到了舒浅耳中时。
  舒浅愣了愣:“两京制?”
  前些天喝多了酒的姚旭揉了揉额头:“是。应天预计要改名为南京,京城则是直接叫京师。南京除了六部外,都察院一类也一并设立。”
  舒浅觉得这法子短期内是可行,长远角度,却是有些不妥的。
  “南京六部管辖哪些地方?”舒浅问姚旭。
  姚旭思索片刻:“这个争议颇大,至今似乎都没有正式说定。新皇的意思是,统管长江以南,江南着一带。但是臣子们的意思大多是只管几个州府以及周边县。”
  本来这事就算是江南牵扯起来的,若是势头太大,今后猛然割裂开南北,京师会被内外夹击,太危险了。
  舒浅听了还觉得臣子们划分的地方太大了,这南京六部所能管的地方该是越小越好,比如只管南京。
  她想了会儿,忽然失笑:“我在这儿想什么?”
  想出来什么,也不可能朝廷上下听她的话来做。
  “朝廷这事,有事也是百年后的事。哪能管那么多呢?”舒浅摆了摆手,“我知道了。你记得再去看看他们火器练得如何。我们该准备出海了。”
  崇明教第二回出海,日子也是差不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朝是唯一一个朝代,设置了两京制度的。不过本文设定和历史上稍有差异,主要是南京六部等掌权和管辖范围的差异性。
  第91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