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3 / 4)
“各地贡院都布置妥当了。”
“京城贡院今年的人数远超过了往年。”
“旺年出奇才。”
“可不是嘛哈哈哈哈!”
翰林院里一群人都对这回科考关注的很。
旺年真的容易出人才,有的年夸张到拉出探花郎,放在别的年份都能傲视群雄当状元的。
三甲直接入翰林,余下诸多人就要看殿试那日,能否被“点翰林”了。这些年丞相大多翰林出身,也让翰林的地位逐渐上升,让科举的地位一道升了上来。
“对了,姚家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
“听说了听说了。”
有人刻意压低了声音。
几个世家子弟互相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摇头。他们都知道姚家是怎么想的。可姚常林再怎么不着调,那名气可是在外头的,连写三篇文章嘲讽自家,在酒楼里都被当名篇了。
姚长青今年才参加乡试,若是今后出了头,那姚家宗族那些老辈,得罪了有权又年轻的后辈,指不定今后怎么过日子。
寒门出身的更是看不入眼,嘴里头嘀咕:“这不管世家不世家的,哪有这般为人的?”
一群人应和。
就算心里头有想法,这么做也是不道德的,放在士人堆里,是要被这群人读书人唾弃的。
有个翰林学士这会儿换了话:“你们有没有听说,陛下似乎有意改回翰林老制。”
他想了想,又斟酌了一下用语:“该说是参照着老制,订新制。”
旁边消息不灵通一点的,第一回听说这事情:“哪来的消息啊?”
一群人都朝着他看去。
这翰林学士忙不迭摆手:“就随便听到的,我也不确定。”
“是想怎么改?以前那鱼龙混杂的。”有人摇头,觉得不妥。
以前翰林院什么人才都有,一直到很后来,科举上来的人才越来越多,翰林院这才逐渐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官员候选地。
那学士犹豫了一下,还是和众人说了:“我听着似乎是想设一些外翰林。”
外翰林?
那是什么?
一群人茫然互相对视,没能理解这个意思。
“最近你们也知道,江南那儿能出海了,带来了一些个人。在朝廷中没什么位置,但是又有点才学。或许是想给这些人一个名头,但又没法给实权。”这学士这般一说,众人明白了。
这外翰林,就是外来的异国人。
陛下觉得这些异国人有点才能,想给他们一点名头,以示自己看重。给名头又不给实权,那没有品级的外翰林,是最为妥当的。
毕竟翰林院曾经就是拥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才,什么户籍的都有。 ↑返回顶部↑
“京城贡院今年的人数远超过了往年。”
“旺年出奇才。”
“可不是嘛哈哈哈哈!”
翰林院里一群人都对这回科考关注的很。
旺年真的容易出人才,有的年夸张到拉出探花郎,放在别的年份都能傲视群雄当状元的。
三甲直接入翰林,余下诸多人就要看殿试那日,能否被“点翰林”了。这些年丞相大多翰林出身,也让翰林的地位逐渐上升,让科举的地位一道升了上来。
“对了,姚家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
“听说了听说了。”
有人刻意压低了声音。
几个世家子弟互相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摇头。他们都知道姚家是怎么想的。可姚常林再怎么不着调,那名气可是在外头的,连写三篇文章嘲讽自家,在酒楼里都被当名篇了。
姚长青今年才参加乡试,若是今后出了头,那姚家宗族那些老辈,得罪了有权又年轻的后辈,指不定今后怎么过日子。
寒门出身的更是看不入眼,嘴里头嘀咕:“这不管世家不世家的,哪有这般为人的?”
一群人应和。
就算心里头有想法,这么做也是不道德的,放在士人堆里,是要被这群人读书人唾弃的。
有个翰林学士这会儿换了话:“你们有没有听说,陛下似乎有意改回翰林老制。”
他想了想,又斟酌了一下用语:“该说是参照着老制,订新制。”
旁边消息不灵通一点的,第一回听说这事情:“哪来的消息啊?”
一群人都朝着他看去。
这翰林学士忙不迭摆手:“就随便听到的,我也不确定。”
“是想怎么改?以前那鱼龙混杂的。”有人摇头,觉得不妥。
以前翰林院什么人才都有,一直到很后来,科举上来的人才越来越多,翰林院这才逐渐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官员候选地。
那学士犹豫了一下,还是和众人说了:“我听着似乎是想设一些外翰林。”
外翰林?
那是什么?
一群人茫然互相对视,没能理解这个意思。
“最近你们也知道,江南那儿能出海了,带来了一些个人。在朝廷中没什么位置,但是又有点才学。或许是想给这些人一个名头,但又没法给实权。”这学士这般一说,众人明白了。
这外翰林,就是外来的异国人。
陛下觉得这些异国人有点才能,想给他们一点名头,以示自己看重。给名头又不给实权,那没有品级的外翰林,是最为妥当的。
毕竟翰林院曾经就是拥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才,什么户籍的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