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其是那谷大志,都十六了,还没定下亲事,为啥?还不是因为他是二流子,整日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比猪都懒。
  郑慧慧琢磨着,她大儿子来安也十二了,明后年就该相看,只要女方不嫌她家人多家穷,为人勤快,没有坏心眼就行。
  她心里盘算着,这条件符合的人家挺多的,要是真的相看起来,应该挺快就能相上。
  为了避免到时候谷老二家的来说酸话,坏她家的喜事,还是早点撇清关系的好。
  为人母,总是要为孩子多打算的。来安这时候还不知道他娘这么早已经惦记上给他找媳妇了,正和二妹妹说话,兄妹俩一个劈柴、一个垛的,干着活儿就把事儿说了。
  二丫,你是说送小五、小六去念书?这不成吧,家里没有那么银钱的。来安听到读书的时候,心头也是一热,但很快就冷静下来。
  慧宁点头,哥,没钱咱们就去赚,总能赚够的,我瞧着小六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多了,要是能读书,以后肯定有大出息,小五性子安静,是个坐得住的,也未必不如小六。
  这倒是,咱家小六确实聪明,跟个小童子似的。来安擦了擦汗,又继续劈柴。
  对,大哥你觉得可行不?我知道大哥在镇上找了打零工的活计,只要干过这一次,以后想再去也不难,我和朱婶子学绣花也学了一年有余,过两日让娘去镇上的绣房接一些绣荷包的活儿来,也是份收入。
  慧宁精打细算,小四喜欢到处跑,不如就让他去放牛山摘果子,有三丫看着,小四也不敢往危险的地方去,摘了果子挑去镇上卖,从现在能买到秋后呢。
  山里头各种果树零零散散的都是,现在就已经有熟的了,只要勤快一些,一天摘上一小筐也不成问题,不过要早早的就去,不然去晚了就都被别人摘走了。
  来安这么算了一笔账,按照二妹的说法,似乎送两个弟弟去读书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你这么算,咱们也得攒上四五年才够。
  慧宁笑了,不用,哥,我和隔壁的谷常叔说好了,只要咱们买的起笔墨纸就成,他不收束脩。
  来安停下手,眉眼里挂上的担心,咋回事?你咋和他们家关系这么好了?
  谷常叔和小林哥家里没人给做针线活儿,正巧我和朱婶子学了也要练手...慧宁有些支支吾吾的解释着。
  她总不能说,是因为听见小林哥读书的声音心生羡慕,故意观察小林哥,发现小林哥袖口坏了都不会缝,主动说要帮他,这才有了后面给做袜子的事儿吧?
  来安皱着眉,看着二妹,他家二妹生的漂亮,可不是村子那些黄毛小丫头能比的了的,为人又勤快,他可没少听见那些婶娘说要给他们家儿子聘他二妹。别不是那谷林也打着这样的主意吧?
  随后,来安摇摇头,那谷林今年也不过十岁,应该想不到这儿,来安宽下心来。
  都是邻居,帮忙可以,但咱不能占人家便宜,束脩可不少钱呢,怎么能不给?左右小六还小,再等几年也来得及,等我过了十五就可以去当小工了。
  来安搓搓手,准备继续,慧宁连忙说,不是占便宜,哥,真不是,谷常叔虽然不要束脩,但是我得给他们父子一年做四身衣服并四双鞋,其他小件也是按月做。
  说白了就是慧宁用自己的劳动当做束脩,来供两个弟弟读书识字。
  来安不赞同的瞪了她一眼,你这是干嘛?去他们家做针线婆子?用不着,好好在家待着,多和朱婶子学点东西,比啥都强。
  以后不许再提这种话,不然你就别和隔壁的谷林那小子玩儿了。
  想起他妹妹平日里不怎么爱出门,这两年和朱婶子学绣花之后更是不爱和男孩搅和到一块儿去,肯定是有人给她和谷林传声呢。
  放下斧头,重新撸了撸袖子,谷来武!我看你又皮痒痒了!
  大哥?我啥也没干啊!来武一听他哥喊他全名,顿时一个激灵,像个猴子似的窜起来。
  啥也没干?哼!谷来安已经进来了,气的眉毛都要竖起来。
  另一个屋里,郑慧慧和谷老五被他们哥俩的动静惊动,仔细听了一下,是大儿子在教训小四,也就不管了。
  小四肯定又做错了,来安正追着他揍呢。郑慧慧脸上带着笑,用针在头上刮两下,继续缝补着衣服。
  谷老五心里也是骄傲自得,他们家老大有老大的模样,照顾弟弟妹妹,比他们夫妻俩还上心,二丫头勤快又贤惠,三丫头虽然不如姐姐能干,但也是个贤惠的,小四是活泼了些,但从来没做过什么坏事,两个小儿子更是乖巧懂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