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模拟器 第1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月份,小满前后,本该降雨量增加的时候,邑台郡的降雨量竟然不增反降?
  安临眉心一跳,睁开眼睛。
  同时倪惊澜读奏折的声音也停了下来,道,“陛下,邑台郡的得雨尺寸是否有些不对?”
  “确实不该如此。”安临从倪惊澜手中接过奏折亲自看了一遍,在心中对比了一下邑台郡前几个月的得雨尺寸,沉吟片刻,又怕自己记忆有误,扬声道,“修文,把各县得雨尺寸表拿来!”
  王修文依言取来得雨尺寸表。
  安临很快找到邑台郡的那几栏,手指划过二三月以及四月上的得雨尺寸。
  四月上寸余,二三月不及肤寸。
  本来二三月较少是正常的,邑台郡所处地方偏北,春雨贵如油,到了四月开始降雨量才会逐渐上升,芒种后更是有两个月多雨,正好是夏收夏种的时候。
  但是今年的四月中雨量反而开始降低了,按照这个趋势,五六月能不能达到正常应有的降雨量先不说,恐怕还会有干旱的可能性。
  春夏之际,本来就是易发旱灾的时候。
  倪惊澜也看过了这得雨尺寸表,稍作思索后说,“若是邑台郡发生灾害,与邑台郡相邻的鹤县与岚台两地恐怕也要危及,只是惊澜还未见到这两地的奏折,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安临低头在桌上看了看,从一堆奏折下面抽出露了个角的鹤县和岚台地方奏折,翻开一看,再与前几月的降雨量对比,鹤县和岚台的降雨确实也同邑台郡一般,有不增反降之态。
  “修文,召六部尚书,以及户部左右侍郎入宫。”安临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如此吩咐下去,然后把剩下的几本地方奏折推给倪惊澜,“亭瞳,你看看除这三地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地方有旱灾迹象。”
  说着她自己也打开了一本奏折,不过这一次打开奏折,是通过模拟器去查看邑台郡、鹤县、岚台三地的情况。
  自然灾害这些,她在基建游戏中也算是应对得很得心应手了,因为大部分基建游戏中都会随机刷新出一些灾害事件来,有些比较坏的游戏方刚开始登基开局就是一个大旱或者洪灾,连抄家十连抄都赶不上赈灾花费。
  但是现在可是现实啊!在登基第三年就出现旱灾也太突然了些,正常的人登基三年哪里能存下来多少粮食和钱财?
  不知道这次如果真的发生灾害,会持续多久。比较轻的两三四个月还好,严重的三年大旱都有……安临不禁在心里计算起宣国现在各地储备的粮食和国库,能够撑多久。
  作者有话说:
  第139章
  邑台郡、鹤县。岚台三地中, 有农人望着万里无云的天空,眼中暗含忧愁与担忧,“这天哟, 也该下雨了。”
  任何一个地方降雨不对,绝对是当地的农人最先察觉,只不过他们即便察觉了也做不了什么, 只能祈祷接下来的日子里尽快下雨,免得旱灾来临。
  而琼安,日头西移,本来都已经到了各部门下值回家吃饭的时间,却因为皇帝的一个召见,六部尚书以及户部侍郎都重新整理了官服, 匆匆入宫觐见。
  安临在议事房见到了几个重臣,直接就先问了几位尚书, “诸部门可有察觉到邑台郡与相邻两县四月得雨尺寸的异常?”
  宣国对灾害的管理, 涉及到的并不单单只是一个部门的监管不力,而且大大小小的相关部门都包含在里面,下面各县呈交上来的跟各县情况有关的奏折,并不单单只是呈到她这里, 在户部也会有存档, 所以户部理应也该察觉到这情况才对。
  其他尚书都是一脸‘邑台郡得雨尺寸有什么异常’的疑惑表现,户部尚书回想了一下, 连忙说, “回陛下,今日户部整理确有发现得雨尺寸的异常, 不过四月上寸余, 四月中肤寸, 其中差距较小,还不能确定是雨讯延误还是旱灾将至,故臣未曾上禀陛下,往年如此偏差也是有的,还需四月末雨讯送到才能确定。”
  已经用模拟器看过那几个地方的安临当然知道他们还未送到的四月末雨讯如何,看样子并无降过雨的痕迹,得雨尺寸应该也不及肤寸。
  在这一件事上倒是没有人出大错,只是路途上送信慢有信息差的问题,所以安临也没有责怪户部尚书上报不及,只是手按在得雨尺寸表上,“邑台郡及左右二县四月末得雨不及中上,恐有旱灾,今日回去后,六部皆应做好抗灾准备,准备好其余各县可以调配的粮食。”
  有谛听这个神出鬼没的组织在,其余大臣也没有疑惑安临为什么还没等奏折送到就知道那些地方得雨如何,纷纷应下。
  纪尚书则是在忧虑有可能到来的旱灾之际,想到了别的东西,神色担忧,“陛下登基第三年就出现旱灾,若是有不臣之徒,恐怕会借题发挥,应做好防备才是。”
  安临听老肩巨滑表面岳丈的话,觉得也不无道理,就说,“此时由礼部预备便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