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经寒打开他的笔记本电脑,但没有马上开始工作,而是道:“他有十四岁前的犯罪记录。”
  谢九黎的动作停了下来:“有多严重?”
  时经寒的回答是直接把电脑放到了谢九黎面前。
  谢九黎扫过一眼,见到里面是一张曝光过度、看起来色调很奇怪的旧照片,里面的主人公脸上被打了码,但身形能看出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四肢细长,尚未抽条。
  照片里的小少年被几个警察围在当中往前走,他们前进的方向不远处停着两辆闪着灯的警车。
  看起来是有那么点被逮捕的样子。
  但谢九黎好巧不巧的是个怀疑主义者,她扫了几行下面的报道,正准备翻页时,发现时经寒是用电脑不配鼠标的那种人,动作不由得停顿了一下,才若无其事地收回来去找触控板。
  但也不知道时经寒的触控板是个什么设定,谢九黎用两根手指上下划都没能使网页移动。
  时经寒适时地伸过手来替谢九黎往下翻了一页,手腕轻轻地贴到她的手背上,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挪开了。
  这个人名字里有个“寒”字,体温却特别高。
  就是那种,如果这个房间里没开着冷气,谢九黎甚至会想离他远点的高。
  一个睡眠并不规律时不时还熬夜的人却身体健康气血充足到这个地步,这合理吗!
  腹诽的念头只是从谢九黎脑中一闪而过,她很快接着看了下去,并在看完这一页的时候选择机智地轻轻敲了一下空格键翻页。
  这篇前天才发表的新闻报道其实并没有直接爆出顾舟的信息。
  照片上打了码,用的也是化名,但时间地点都说得很清楚。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如果有心人想要深挖,总是能把信息和真人对上的。
  而这篇来自自媒体的文章里面又透着很明显的倾向。
  它在质疑是否所有十四岁以下孩子的犯罪都可以得到赦免、再来一次的机会。
  于是整片文章的表达都无可避免地被这种倾向所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小少年是个利用自己年轻优势杀人并逃脱的天生反社会人格,并且现在已经改头换面成功融入了这个社会当中。
  谢九黎觉得顾舟虽然城府深,但也不至于被说到这个地步。
  谢九黎默不作声地看完文章,又回头去看了一眼浏览量,发现马上破亿,显然是一个爆炸级别的话题。
  她沉吟片刻,道:“顾舟没有提起过。”
  报道发酵已经至少有一天的时间,可顾舟在她面前一直表现得很正常。
  不过其实这么一想,顾疏那天的拜访深意也显得明了了起来。
  “你打算怎么做?”时经寒问道。
  谢九黎已经重新拿起了笔和素描本,她笑道:“他不说,不就是代表不想我插手吗?那我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好了。”
  时经寒把笔记本电脑收了回去:“他还是学生。”
  他语气紧绷,听起来像是毫不在乎,但谢九黎觉得他是在表达“顾舟还小,处理不了这种大事”的意思。
  于是她耐心地对时经寒解释道:“等到需要我帮忙的时候,他会来找我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