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0)(3 / 4)
在入魔世界,谢青鹤的能量比天地四时五行都更重一些,他的意志也碾压了所谓的天心民意。
如果大兄认为缵缵不该被天谴,她就不会出事?伏传抬头问上官时宜。
理当如此。上官时宜说。
那就是大兄给缵缵送了两个婢女,无意间认定了缵缵可能会出事,所以缵缵就接连摔了两次。现在只要大兄心修强悍,抵住天谴缵缵的念头,缵缵就可以平安无事了?伏传说这话时,有那么一点点的幸灾乐祸。
众所周知,人想要抵抗一个念头,通常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念头,以至于印象越来越深。
伏传自己心修稀烂,认为此事艰难得不可思议,又常常以此被大师兄嫌弃。到了考验大师兄心修的时候,他也不觉得大师兄做不到就肯定还是有点困难的对吧?
哪晓得谢青鹤和上官时宜确认这一点之后,两人默契地将此搁下,好像事情就结束了。
谢青鹤起身施礼:时候不早,阿父早些休息,儿先告退。
上官时宜也侧身慢慢拣棋子,说:去吧。这一日也辛苦了。
你们就对大师兄的心修这么有信心的吗?
伏传张张嘴,终究还是没吭气。
学渣不配多嘴。
第268章 大争(80)
谢青鹤与上官时宜对天谴的来处仅是作了推测,没有人能肯定一定正确。
不过,自从谢青鹤离开正殿之后,缵缵那边就显得非常消停,整夜无事。
次日,谢青鹤与伏传往正殿请安,上官时宜照例不要他们紧跟着,吩咐各行其是。
二人刚刚回到偏殿,沈俣就找上门来。谢青鹤才哭笑不得地记起,幽精给爽灵挖了个坑为了鼓励军户生养,幽精大包大揽,说要给三胎往上的军户发补贴,事差给沈俣,又叫沈俣找爽灵想辙。
谢青鹤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好在沈俣也没有逼他出粮食的想法。
小郎君在相州、青州都只顾着造纸制药,从未听说他占地耕田,逼也没用。
听闻小郎君在相州扶养孤儿,授业记工,仆愿闻其详。沈俣是来取经的。
军户一直以来都由将军府统管,既不服从州府征调,也不会给州府交任何税费,遇见军户和民户起了纠纷,将军府多半还要赶来护短拉偏架,州府对军户没几分好感。
幽精随口差遣,就让州府荷包大出血,包揽了军户的生育补贴,沈俣当然也不痛快。
但,家主的命令必须执行。如今还在战时,一切以军事为重,民户给军户填坑也是没商量的事。何况,军户都是陈家的嫡系中坚,青州这一代的民户新降不久,连二等民都算不上,充其量是末等民,就比奴籍好那么一点点。远近亲疏,也得权衡考量。
沈俣带着底下人把前期工作扒拉一看,发现这差事真办下来了,州府只出不进,亏得太惨。
谢青鹤明白沈俣的意思,效法相州只是托词,沈俣未必对他在相州培养孤儿的细节感兴趣,他单纯就是搞进出平衡要州府给军户养孩子,可以,但是,军户得把孩子拨来做工。
谢青鹤在相州只是小打小闹,一来年纪小,二来陈起尚在,他的手也不好伸太长。
现在上官时宜到位,谢青鹤可以随意施展拳脚,不再抛费精力在应对父子猜忌上。恰好沈俣送上门来,可谓正中下怀。他含笑道:我是有些想法,若得英姿先生相助,可为天下蓄养三五英才。
沈俣只是想把州府花在军户子弟身上的钱用记工的方式赚回来,没想真的效法相州。
不等他托词婉拒,谢青鹤已经吩咐道:去请许章先生。
在相州,负责扶养教育孤儿的都是田文。来了青州之后,这位先生无所事事,已经纳了第二房美妾,闲得浑身起虱子。正好人尽其用。 ↑返回顶部↑
如果大兄认为缵缵不该被天谴,她就不会出事?伏传抬头问上官时宜。
理当如此。上官时宜说。
那就是大兄给缵缵送了两个婢女,无意间认定了缵缵可能会出事,所以缵缵就接连摔了两次。现在只要大兄心修强悍,抵住天谴缵缵的念头,缵缵就可以平安无事了?伏传说这话时,有那么一点点的幸灾乐祸。
众所周知,人想要抵抗一个念头,通常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念头,以至于印象越来越深。
伏传自己心修稀烂,认为此事艰难得不可思议,又常常以此被大师兄嫌弃。到了考验大师兄心修的时候,他也不觉得大师兄做不到就肯定还是有点困难的对吧?
哪晓得谢青鹤和上官时宜确认这一点之后,两人默契地将此搁下,好像事情就结束了。
谢青鹤起身施礼:时候不早,阿父早些休息,儿先告退。
上官时宜也侧身慢慢拣棋子,说:去吧。这一日也辛苦了。
你们就对大师兄的心修这么有信心的吗?
伏传张张嘴,终究还是没吭气。
学渣不配多嘴。
第268章 大争(80)
谢青鹤与上官时宜对天谴的来处仅是作了推测,没有人能肯定一定正确。
不过,自从谢青鹤离开正殿之后,缵缵那边就显得非常消停,整夜无事。
次日,谢青鹤与伏传往正殿请安,上官时宜照例不要他们紧跟着,吩咐各行其是。
二人刚刚回到偏殿,沈俣就找上门来。谢青鹤才哭笑不得地记起,幽精给爽灵挖了个坑为了鼓励军户生养,幽精大包大揽,说要给三胎往上的军户发补贴,事差给沈俣,又叫沈俣找爽灵想辙。
谢青鹤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好在沈俣也没有逼他出粮食的想法。
小郎君在相州、青州都只顾着造纸制药,从未听说他占地耕田,逼也没用。
听闻小郎君在相州扶养孤儿,授业记工,仆愿闻其详。沈俣是来取经的。
军户一直以来都由将军府统管,既不服从州府征调,也不会给州府交任何税费,遇见军户和民户起了纠纷,将军府多半还要赶来护短拉偏架,州府对军户没几分好感。
幽精随口差遣,就让州府荷包大出血,包揽了军户的生育补贴,沈俣当然也不痛快。
但,家主的命令必须执行。如今还在战时,一切以军事为重,民户给军户填坑也是没商量的事。何况,军户都是陈家的嫡系中坚,青州这一代的民户新降不久,连二等民都算不上,充其量是末等民,就比奴籍好那么一点点。远近亲疏,也得权衡考量。
沈俣带着底下人把前期工作扒拉一看,发现这差事真办下来了,州府只出不进,亏得太惨。
谢青鹤明白沈俣的意思,效法相州只是托词,沈俣未必对他在相州培养孤儿的细节感兴趣,他单纯就是搞进出平衡要州府给军户养孩子,可以,但是,军户得把孩子拨来做工。
谢青鹤在相州只是小打小闹,一来年纪小,二来陈起尚在,他的手也不好伸太长。
现在上官时宜到位,谢青鹤可以随意施展拳脚,不再抛费精力在应对父子猜忌上。恰好沈俣送上门来,可谓正中下怀。他含笑道:我是有些想法,若得英姿先生相助,可为天下蓄养三五英才。
沈俣只是想把州府花在军户子弟身上的钱用记工的方式赚回来,没想真的效法相州。
不等他托词婉拒,谢青鹤已经吩咐道:去请许章先生。
在相州,负责扶养教育孤儿的都是田文。来了青州之后,这位先生无所事事,已经纳了第二房美妾,闲得浑身起虱子。正好人尽其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