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1)(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伏传不解:嗯?
  我曾见过谭长老。谢青鹤说的是在前一个入魔世界,披着蒋英洲皮囊时的经历。
  那位出身寒江剑派的谭长老是一心道的创始人,不过,在谭长老生前,一心道初具雏形,经历了后世好几代完善建构,一直到了上官时宜手里才如狂龙出洞横扫天下,无人可敌。
  若能稍作演示,让他知晓此法在后世如何横扫天下,想必他老人家也会很欣慰。谢青鹤说。
  前人栽树,后人成材,一代代人都没拉垮。
  面对着这样跨越了数百数千年的互相成全,伏传心情也很复杂感慨,只能点头:嗯。又摸了摸谢青鹤的手,小声说:还有机会的。那么多魔呢。
  谢青鹤仍有些遗憾:也不是我曾见过的那一个了。
  伏传示意他看沈俣:这个。
  沈俣捧着农书越凑越近,差点把脸都贴在了纸上。
  谢青鹤不禁莞尔。
  待沈俣把农书看完,田文就凑了过去,顺手把农书拿到身边,与常朝一起看。
  田文倒是想和常朝挨在一起看,常朝悻悻地倒退一步,与他对面而坐。谁还不知道谁啊?田许章不爱洗澡!常朝却干净漂亮得像个小姑娘。好在哪怕把书倒了过来,也不影响常朝阅读内容。
  田文一边看,一边跟常朝聊:泗平那边的地就这样的土?去年你是不是买了几百亩?
  常朝随口答道:种药呢。
  沈俣整理好思绪,对谢青鹤说:此法虽妙,却不好在青州推广。
  相南三州乃龙兴之地,多年来家主南征北讨,兵马粮食皆仰赖三州百姓供养。如今天下初定,北地固然繁华,民心仍在相州。书中所载农耕制器之法,施教于百姓,必得增产丰收。若以青州试行,恐相州老姓不服。沈俣说。
  先生顾虑得有道理。谢青鹤点头肯定。难怪沈俣脾气死臭还能在陈家天下混到寿终正寝,又被后世敬奉为农神,这人政治觉悟太高了,拿得住大方向就不会犯错误。
  沈俣诚恳地说道:若小郎君准允,俣觍颜自请往相州治农。
  他这个想法也是很敢说了,耕战乃生死存亡之事,地方上负责治农的都是一方主官。沈俣说要去负责相州治农的事情,那就是想回去跟田安民抢活儿干詹玄机还在家里养病打蚊子呢,就轮到他去空降了?
  田文和常朝闲聊的声音都小了下来,都拿眼睛往沈俣身上瞅。
  谢青鹤笑容不变,和气地说:我将此书托付给先生,是想以先生家学之渊源,才能妥善安置施用此书。如今想来,区区青州长史之位,是屈就先生了。相州要种地,青州也要种地,天下但凡有黄土红泥的地方,都要种地。秦廷有司农卿,主管农桑水利之事,我家岂能没有?
  如今陈家各地都有东楼派出去的幕宾分管民务,但,天下将定,谁又不想三令九卿之荣光?
  天下打了这么多年,有功之臣无数,都等着陈起当了皇帝,兄弟们跟着分猪肉,个个加官进爵,当大官,成世家,荫及子孙万代。可是,官职就那么多,总会有人旁站一步,不可能各人都满意。
  好家伙,现在沈俣就跑来说了两句话,司农卿的位置就到手了。
  沈俣也挺意外,看着谢青鹤。这位置也能随口许出来?司农卿这位置在各时期的叫法不一样,搞好了它就是九卿之一,搞不好也是九卿附贰。这么重要的位置,不得跟家主商量一下?
  恰好白先生这两天也快到了,叫他想辙给英姿先生调几个人手。今年春耕是赶不及了,年中筹备妥帖,争取明年赶上。农具可以先试着打造,这个九阳,我们在青州有能冶铁的作坊吗?谢青鹤现场抓人。
  常朝点头道:有熟手工匠,弄个作坊也就三五天的事。相州那边也有人。
  你跟沈长史私下勾兑,真立了衙门也得有自己人,不好总往私下拆借。紧着农部那边去吧。生意可以放一放,叫匠人再带一带新人。谢青鹤又点名杨奚,杨世兄,你来。
  杨奚是被谢青鹤捡回来的小可怜,因家中不重视,其父兄蔑称其字紫奴。寻常人交往时不直呼其名,尊称表字,是一种礼数。杨奚则是表字比正名更显奚落。谢青鹤一般都不称呼他的字。
  杨奚一直在角落里窝着,准备抄录沈俣等人吟咏的诗句,哪晓得这群人诗作没有,打了半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