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一,是书境,便是其笔法,结构,布局等等的外在表现形式。
  其二,是情境,一笔一划之间穿插融入的互动生机以及落笔者的情绪。
  其三,是意境,无法具象,却需融入的思想。
  三层境界,需得贯穿落下这一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这也就是为何靳相君需要把自己调整到最符合真实的她的状态,而文山鸣则要让自己的手去感受风的形态的原因。
  文山鸣的不同,黎青颜也有所发现。
  忽然间,她好似明白原书中,烟雨先生为何在那么多人中,偏偏选中了“文山鸣”。
  烟雨先生名满天下,淡泊权利。
  可为何会选择入仕,成为国子监祭酒?
  黎青颜虽猜不透其中缘由,但大抵明了,挑选出像“文山鸣”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有志之士,并加以培养,亦该是烟雨先生的目的之一。
  但黎青颜并不担心,她有信心,她的想法,应该……
  应该更接近烟雨先生的想法。
  这个念头,同时浮现于黎青颜和苏博士脑海。
  苏博士原以为自己该是不能震惊,毕竟他已经选到最为贴合他心意的文山鸣。
  只他看到黎青颜写的“变”。
  苏博士的心情,仿若本已攀上了一座高峰的山顶,却在那山顶上,忽然看到了一座更高的山峰时的愕然和复杂。
  他恍惚间想起了前几日,他抓耳挠腮想“书”之一门的考核却怎么也想不到合适时,忽然烟雨先生到访,他吐露心中苦闷,烟雨先生便向他提议以此法考核,并借予他《月夜渡江图》,供他使用。
  当时正欢喜解决了一项大难题的苏博士,冷不丁忽然听到烟雨先生提问。
  “如若是博士,会写什么字呢?”
  当时的苏博士想都没想,同文山鸣回答的一样,甚至还想当场为烟雨先生写一份,好让烟雨先生点评点评。
  烟雨先生却拦下了他,笑而不语地走了。
  苏博士当然没胆子问烟雨先生会写什么字,但当时烟雨先生那一笑,苏博士看得分明,知道自己的答案,烟雨先生没看上,只他好奇,烟雨先生心中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直至,今日看到黎青颜的回答。
  苏博士觉得自己好像知道答案了。
  “变”。
  这一字,若说回《月夜渡江图》,便是指摆渡人自身的改变,不依靠于外物之风,自己握起了桨,觉察出危机将至,火速划桨转向。
  跟文山鸣一样,黎青颜的答案,同样融于了事态的发展。
  但不同于文山鸣的选择,让船和摆渡人被动地接收风的助力和守护。
  黎青颜则是选择,主动握起桨,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改变自身,而不依托于外物的推动。
  可以说,文山鸣和黎青颜的切入点完全不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