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关门弟子,师与徒之间,讲究一脉传承,真心与坦诚尤为重要。
  再者就是投契。
  虽烟雨先生是世间大儒,启发带领天下门生,但收关门弟子,却也讲究他自己的个人喜好。
  找个传承他思想的人,可不得找个喜欢的嘛。
  而当年黎青颜不算真心的回答,并没有打动烟雨先生的心。
  中间,烟雨先生的故交,山水书院的王掌院曾来找过他,希望他再给黎青颜一次机会,烟雨先生亦有耳闻,知道王掌院在黎府有短暂的供职,而那是在朝考之前的事,当时烟雨先生只笑笑拒绝。
  可在朝考之后,他的回答却变成了考虑。
  倒不是因为自打了嘴巴子,而是他发现这个黎青颜同先前所见的黎青颜有些不一样。
  至于之后,再起了收弟子的心思,却是因为烟雨先生在朝考和选拔新生代表时,发现了黎青颜的真心。
  那真心只微微展露了一角,却让窥见的烟雨先生心里涤荡起波浪。
  他觉得黎青颜身上似乎有值得让他去探寻的东西。
  因为这份心思,他本是压回心底的收徒之心,再次死灰复燃。
  而这回,出同样的考题,亦是为了再次验证黎青颜的真心。
  这一回,黎青言是否可愿同他真心交付?
  烟雨先生所思所想,亦是黎青颜的所思所想。
  她亦知道上回考核的问题是出在哪里,可不是每一种身不由己都能对人言。
  她的真心,不是一个黎府世子该有的真心。
  而且,她这一生注定为她的哥哥而活,她哪有什么资格谈论自己的真心。
  为了成为一个合格且真正的世家子弟,即使错失了烟雨先生的机会,当时的黎青颜还是选择了缄口不言。
  背负着振兴长平侯府压力的黎青颜,太想为“黎青言”正名,太想为“长平侯府”正名。
  长平侯府现在需要的是一位满腹经纶,胸有山河,忧思时政,愿在风雨中沉浮飘摇之人。
  而不是像她的真正心思那样……
  而且,黎青颜没把握自己真正的心思就能打动烟雨先生的心。
  “投契”二字,玄而又玄。
  若是言出,却不能打动烟雨先生的心思,那她不仅损了名声,连长平侯府的脸面都损了。
  黎青颜没把握,也不敢做没把握的事。
  可以说,当时的黎青颜虽然表面支起了立于冬日的寒梅般的傲骨,但内里真实的原因,是因为她害怕了。
  身为长平侯世子,身为“哥哥”的替代者,黎青颜不想自己行差踏错一步,让旁人去笑话他们长平侯府,笑话他哥哥。
  黎青言。
  两者相较,择其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