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拂玉和林愫一合计,就已经先将谢家三郎内定了。
  如果要替姜瑶选伴读,那谢兰修必然是最合适的人。
  姜瑶曾经与他相处过一阵子,三郎君珪璋特达,有其祖父之风,今后入朝为官,必是国之肱骨。
  而且谢家清流,人尽皆知,前世为纯臣,不与李家苟合,宁为玉碎,拥护姜瑶,导致满门被残害。
  谢兰修在姜瑶身边,林愫和姜拂玉都极为放心。
  姜拂玉认为,伴读里不能光有男孩子,也得有个小姑娘陪着姜瑶,她选定的是她长姊姜青玉的女儿,也是姜瑶的表姐,苏培风。
  即便她母亲不愿意让苏培风出风头,但夜明之珠,哪怕藏于匣中,也总有光芒溢出。
  姜拂玉敲定了第二个人选。
  第三个,是林愫决定的。
  上官寒。
  上官究想要将儿子留在宫里,那么将孩子送入东仪宫当伴读便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林愫深知自己女儿那学渣属性,前两位太过惊艳绝才,对比之下,未免会让她感觉自卑,长久以来,她的学习热情也会被打击。
  这时候就要运用到平衡之术,让一个和她差不多的孩子、甚至比她差一点的入宫。上次寿宴上,姜瑶就和上官寒很合得来。
  选上官寒,姜瑶的自信心被学霸们重创的时候,便可以在上官寒那里找回一点平衡来。
  姜拂玉将伴读的名册交给姜瑶,她一眼扫了过去。
  姜瑶:真巧,都是老熟人了。
  林愫和姜拂玉眼光真是独到。
  比起上一世,她的伴读还多了两个,难怪姜拂玉让她提前迁居东仪宫,因为就凤仪宫那小书房,根本就装不下。
  伴读都选到了她心里去了,只是夫子……
  姜瑶想起了崇湖学宫中,那位夫子铿锵有力的话语,她再次侧目看向林愫,发现他微笑朝自己示意。
  姜瑶还记得林愫说的话,如果想要伍卓当她的夫子,那么她只能自己和姜拂玉提起。
  “娘亲,”姜瑶将名册合起来,鼓起勇气来到姜拂玉面前,“您为儿臣安排骑射,礼乐,兵法,书画等诸门课程,这些谁来当儿臣的夫子,都不重要,只是……四书五经,圣贤之理,乃治国之本,不可不察。儿臣想要的是与儿臣心中治国理念相合的夫子,儿臣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姜拂玉反问道:“那阿昭心中的治国之念是什么?”
  姜瑶不假思索地答道:“《礼记》有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危阳之难后,国祚衰微,然天命尚在南陈。”
  “母亲理应知晓,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不安则战乱四起,儿臣以为,中兴之国,在于养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君为轻,君主应当以民为本,上行下效,民生安乐,国君自可垂拱而治。”
  “使天下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便是吾心所归。”
  第69章 独生女
  姜瑶上辈子回到皇宫, 刚刚成为储君的时候,对于治国安邦,脑子其实有很多想法。
  生长在现代, 经历过社会主义的洗礼,姜瑶深刻明白,身为统治者, 必然要为老百姓着想。
  她是储君,将来便是国君,享天下人供养,必然也要回馈天下人,替黎庶着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