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至少问到了名字。
  她由此心满意足,亦适可而止,在这停住脚步,只冲人挥了挥手,“那就谢谢你咯,钟同学!——”
  尾音拉得绵长,依旧不改话语间有意无意显露的顽劣趣味。
  但十七岁的钟同学并没有因此回头。
  他只是兀自穿过小巷拐角,走到大道。
  一辆宝马e46堪堪停稳在路边,司机匆匆下车,为他打开车门。
  和这恭敬的动作一起,随之而来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夫人说”。
  “少爷,夫人说今天晚些时候会回来一趟。请您把近期的校内成绩单准备好,顺带把六国语言训练、时事政论,以及马术、击剑、高尔夫球……各方面的相关知识都温习一遍,她会抽查。”
  他没有答话,只弯腰坐进后座,复又脱下不知何时沾了些许灰尘的礼服,搭在手肘。
  随即抱住手臂,以一个极度防御的姿态倚着靠背,闭目假寐。
  幽闭的车内空间,除了《蓝色多瑙河》的钢琴曲,和司机的几声叹息,再没了旁的动静。
  那天晚上。
  回家以后,陈昭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几本“藏书”里,翻出本破破烂烂的成语字典,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查。
  在昏昏欲睡之际,才总算凭借着模糊的读音记忆,找出了那个堪称比生僻更生僻的四字成语。
  克绍箕裘。
  出自西汉戴圣所著《礼记·学记》,原文写道:“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为能够继承父、祖的事业。
  真是个……好名字。
  但似乎,也是个沉得能把人肩膀压弯的名字。
  陈昭叹了口气,把书一盖。翻了个身,又从校服口袋里掏出那颗漂亮精致的黑曜石纽扣。
  因着电压不稳,她房间里的灯老是忽闪忽闪个不停,那纽扣也在忽明忽暗的光线下光影流转,莹亮剔透。
  十七岁的陈昭,并不匮乏于那个年纪的少女心事。
  她抬头,看着电灯,忽然蹦出一句:“闪三下的话,就代表你以后会对我有意思哦。”
  话音刚落,那白炽灯似有感应,“蹭、蹭、蹭”三下,几度“挣扎”过后,才又恢复微弱的亮光。
  陈昭:“……”
  她眨巴眨巴眼。
  却又蓦地一笑,把头埋进被子里。
  两只白净纤长的手臂伸出被子,像对小翅膀,活蹦乱跳地挥。
  =
  那天之后,她开始在各种地方“巧遇”钟同学。
  临安女中和耀中相隔不过一条街——再加上,校服都是一个色系,围墙……也不算太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