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2 / 4)
康熙皇帝想到现在老百姓对于墨家的信奉,对于法家的支持,还有儿子刚刚提到的那种公开叫价,自由竞争的拍卖会,心里大致有了领悟。“商业阶层想要独立很难,士农工商,商者地位最低。”
“上次修订《大清律》,全天下人一起讨论了整整五天,也才把三代之内不能科举改为两代。暂时实在无法把他们从士族里面脱离出来,只能在户部设立一个分部,总领国家各个地方商业的大小事务。”
有点儿紧张的听完了这句话,少年太子在心里轻轻的呼出一口气,皇阿玛能想通就好,商业分部就分部,总之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商业集团要想和农工集团一样独立自主,确实是要花费更多,很多的时间。当然,大清的商业发展速度再慢下来一些是应该的。经济的发展势头缓一缓更为合理,先把精神建设搞起来才是重点。
胤礽稳稳情绪,又想到另外一个事儿,“皇阿玛,儿臣觉得,商业分部需要有,但是不着急。商业的发展慢下来等等农业和工业,大家齐头并进更好。儿臣想的是另外一个更重要,必不可少的部门,国家税务部门。”
“前朝末年,朝廷之所以会强行征收额外的税银引起民愤,就是因为当时的国家士绅林立,国家收不到税银导致财政危机。所以税务这一块,我们必须谨慎严肃的对待。”
“就好比兵部与户部分离一样,税务也要从商部分离出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税务部门太紧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144节进行了几番修改,基本定稿。大家有空再去看看,大致意思没改,但是更为明朗化,读起来更舒服应该。谢谢亲们的不离不弃,鞠躬。看完后欢迎说说感想。吼
第148章 飞机
说着话, 胤礽就把康熙皇帝拉起来, “皇阿玛, 儿臣也不知道怎么和您说这些。兴办新式学院, 开启民智以后,军事和税务就是重中之重。儿臣把这些事儿都讲给您听,您来参详。”
父子俩走到胤礽的那个小书桌,胤礽拿过一整张大纸, 在康熙皇帝的帮忙下铺开在桌面上, 提起他惯用的紫檀羊毫笔,在纸张正上方端端正正的画了一行正楷字, “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军事力量对比”。
“我们把几百年后的世界文明大致分为四大块, 东方文明, 华夏;东西方结合的文明,罗刹国;西方文明, 英吉利法兰西;美洲文明, 美利坚。”随着少年太子清朗的声音, 手中笔势不停的他很快就画出了一个树冠状的华夏历史简介图。
“我们先看自己的华夏文明, 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再到夏商周,周公礼定天下,确立嫡长继承制。这里面有三条线,一条是血缘;一条是生产力发展;一条是社会制度。”
“儿臣始终认为,血缘是人族繁衍传承历史中最为神奇的一部分。哪怕是在我们最古老的神话故事中, 把人类捏出来的始祖之神女娲娘娘,她也是伏羲大神的妹妹和妻子。就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姑表做亲,亲上加亲一样。”
“皇阿玛您看这里,尧舜禹三朝虽然是禅让制度,可是,舜的父亲瞽叟乃是黄帝的七世孙,舜继承王位是在他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做了驸马以后。”
“后羿射日可以看做是,老百姓对于君王的昏庸残暴不满,产生的反抗心理。但是后羿封神后的归宿却是蚩尤。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后羿也是身首异处。由此可见,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潜意识里面都有着对于血缘继承制的本能维护。”
少年太子严肃的神情中尚且带着些许没有沉淀下去的兴奋激动,象一条不停地奔流倾泻,清澈明亮的小瀑布一样,把自己对于古华夏几千年来权利制度演变更替的个人看法,对着康熙皇帝娓娓道来。
康熙皇帝边听变点头,虽然儿子的看法很是清奇,但是不无道理。人类的天性本能,学识人品,权势富贵,名望声誉等等所有的一起,全都容在自己的骨血里头,而血缘,就是骨血的传承。
“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且互相推动。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各个民族,各个诸侯国的人民在冲突中走向融合。”
“秦始皇一统天下,丞相李斯大权在握,在秦始皇去世的时候,矫诏杀了扶苏公子,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汉朝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就开始吸取秦朝只传承二代的教训,逐步削弱相权,皇权慢慢加强。”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发达,文化鼎盛,大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封建制度也走到了它最为辉煌的时刻。”
“但是五代十国的大乱世,并没有和春秋战国时期那样,起到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没有顺应历史潮流出现。后人对此有很多研究,甚至将此归结为儒家的强盛和其强大的凝聚力,牵扯到秦汉时期焚诗书、坑术士,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等等事件。”
安静的听到这里,康熙皇帝不由眉头紧皱,他倒没有听儿子说起过这个情况。原来那个时候,这方天地就应该开始资本主义了吗?可是那个时候,他们满人的老祖宗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猎户,在白山黑水之中为了一口饱饭拼命。
“宋朝时期,宰相不获预闻兵事,形同虚设。赵家皇室为了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做皇帝,预防再发生类似“陈桥兵变”的皇权更替,甚至无视强邻夏辽的虎视眈眈,使劲的打压武将,是为“家天下”,给华夏大地按上了一个姓氏。”
“到了明朝,皇权更是急速膨胀。中后期朝廷党派之争,宦官专权,朝野大乱。偏偏这个时候,又遇到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各种大小灾荒不断。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刚刚露个头,就遭遇了持续百年的天灾**。”
“当然,这个时候的华夏大地,也错过了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运动。满清入关后,身为游牧民族的···”
“咳咳”康熙皇帝出声打断宝贝儿子的忘乎所以的侃侃而谈,一边瞪着他,一边在心里默念,小儿无状,言语无忌,祖宗们莫怪,莫怪。
这些事儿,就算是事实也不能说出来,不能对祖宗不敬。再说了,老祖宗们天天在老林子里打猎,能够勉强活下来就不错了,哪有心力去研究什么文明进步?初初一入关,见到好像是天上神仙一样的关内生活,可不是要失去理智吗?
说的兴起的胤礽意识到自己的“口误”,从康熙皇帝的瞪视中领悟了他的意思,颇为尴尬的伸手摸了摸鼻子。想到他接下来最想要和康熙皇帝讲说的,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历史,直接就皱起了小眉头,满脸纠结。
“皇阿玛,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历史您已经很熟悉,儿臣把历史上的罗刹国和美利坚的发展历史说给您听听。” ↑返回顶部↑
“上次修订《大清律》,全天下人一起讨论了整整五天,也才把三代之内不能科举改为两代。暂时实在无法把他们从士族里面脱离出来,只能在户部设立一个分部,总领国家各个地方商业的大小事务。”
有点儿紧张的听完了这句话,少年太子在心里轻轻的呼出一口气,皇阿玛能想通就好,商业分部就分部,总之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商业集团要想和农工集团一样独立自主,确实是要花费更多,很多的时间。当然,大清的商业发展速度再慢下来一些是应该的。经济的发展势头缓一缓更为合理,先把精神建设搞起来才是重点。
胤礽稳稳情绪,又想到另外一个事儿,“皇阿玛,儿臣觉得,商业分部需要有,但是不着急。商业的发展慢下来等等农业和工业,大家齐头并进更好。儿臣想的是另外一个更重要,必不可少的部门,国家税务部门。”
“前朝末年,朝廷之所以会强行征收额外的税银引起民愤,就是因为当时的国家士绅林立,国家收不到税银导致财政危机。所以税务这一块,我们必须谨慎严肃的对待。”
“就好比兵部与户部分离一样,税务也要从商部分离出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税务部门太紧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144节进行了几番修改,基本定稿。大家有空再去看看,大致意思没改,但是更为明朗化,读起来更舒服应该。谢谢亲们的不离不弃,鞠躬。看完后欢迎说说感想。吼
第148章 飞机
说着话, 胤礽就把康熙皇帝拉起来, “皇阿玛, 儿臣也不知道怎么和您说这些。兴办新式学院, 开启民智以后,军事和税务就是重中之重。儿臣把这些事儿都讲给您听,您来参详。”
父子俩走到胤礽的那个小书桌,胤礽拿过一整张大纸, 在康熙皇帝的帮忙下铺开在桌面上, 提起他惯用的紫檀羊毫笔,在纸张正上方端端正正的画了一行正楷字, “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军事力量对比”。
“我们把几百年后的世界文明大致分为四大块, 东方文明, 华夏;东西方结合的文明,罗刹国;西方文明, 英吉利法兰西;美洲文明, 美利坚。”随着少年太子清朗的声音, 手中笔势不停的他很快就画出了一个树冠状的华夏历史简介图。
“我们先看自己的华夏文明, 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再到夏商周,周公礼定天下,确立嫡长继承制。这里面有三条线,一条是血缘;一条是生产力发展;一条是社会制度。”
“儿臣始终认为,血缘是人族繁衍传承历史中最为神奇的一部分。哪怕是在我们最古老的神话故事中, 把人类捏出来的始祖之神女娲娘娘,她也是伏羲大神的妹妹和妻子。就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姑表做亲,亲上加亲一样。”
“皇阿玛您看这里,尧舜禹三朝虽然是禅让制度,可是,舜的父亲瞽叟乃是黄帝的七世孙,舜继承王位是在他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做了驸马以后。”
“后羿射日可以看做是,老百姓对于君王的昏庸残暴不满,产生的反抗心理。但是后羿封神后的归宿却是蚩尤。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后羿也是身首异处。由此可见,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潜意识里面都有着对于血缘继承制的本能维护。”
少年太子严肃的神情中尚且带着些许没有沉淀下去的兴奋激动,象一条不停地奔流倾泻,清澈明亮的小瀑布一样,把自己对于古华夏几千年来权利制度演变更替的个人看法,对着康熙皇帝娓娓道来。
康熙皇帝边听变点头,虽然儿子的看法很是清奇,但是不无道理。人类的天性本能,学识人品,权势富贵,名望声誉等等所有的一起,全都容在自己的骨血里头,而血缘,就是骨血的传承。
“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且互相推动。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各个民族,各个诸侯国的人民在冲突中走向融合。”
“秦始皇一统天下,丞相李斯大权在握,在秦始皇去世的时候,矫诏杀了扶苏公子,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汉朝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就开始吸取秦朝只传承二代的教训,逐步削弱相权,皇权慢慢加强。”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发达,文化鼎盛,大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封建制度也走到了它最为辉煌的时刻。”
“但是五代十国的大乱世,并没有和春秋战国时期那样,起到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没有顺应历史潮流出现。后人对此有很多研究,甚至将此归结为儒家的强盛和其强大的凝聚力,牵扯到秦汉时期焚诗书、坑术士,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等等事件。”
安静的听到这里,康熙皇帝不由眉头紧皱,他倒没有听儿子说起过这个情况。原来那个时候,这方天地就应该开始资本主义了吗?可是那个时候,他们满人的老祖宗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猎户,在白山黑水之中为了一口饱饭拼命。
“宋朝时期,宰相不获预闻兵事,形同虚设。赵家皇室为了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做皇帝,预防再发生类似“陈桥兵变”的皇权更替,甚至无视强邻夏辽的虎视眈眈,使劲的打压武将,是为“家天下”,给华夏大地按上了一个姓氏。”
“到了明朝,皇权更是急速膨胀。中后期朝廷党派之争,宦官专权,朝野大乱。偏偏这个时候,又遇到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各种大小灾荒不断。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刚刚露个头,就遭遇了持续百年的天灾**。”
“当然,这个时候的华夏大地,也错过了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运动。满清入关后,身为游牧民族的···”
“咳咳”康熙皇帝出声打断宝贝儿子的忘乎所以的侃侃而谈,一边瞪着他,一边在心里默念,小儿无状,言语无忌,祖宗们莫怪,莫怪。
这些事儿,就算是事实也不能说出来,不能对祖宗不敬。再说了,老祖宗们天天在老林子里打猎,能够勉强活下来就不错了,哪有心力去研究什么文明进步?初初一入关,见到好像是天上神仙一样的关内生活,可不是要失去理智吗?
说的兴起的胤礽意识到自己的“口误”,从康熙皇帝的瞪视中领悟了他的意思,颇为尴尬的伸手摸了摸鼻子。想到他接下来最想要和康熙皇帝讲说的,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历史,直接就皱起了小眉头,满脸纠结。
“皇阿玛,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历史您已经很熟悉,儿臣把历史上的罗刹国和美利坚的发展历史说给您听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