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短时间内只能是尽心尽力而为,等到大清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才是可以有大动作的时候。
  康熙皇帝闻言,立刻就有了主意。
  “等太医院把碘提取出来的时候,你说的那两个新盐场估计也都建设的差不多了,倒时候朝廷就以治病救人的名号,先把碘盐低价卖给大脖子病泛滥的地区。”
  胤礽眼睛一亮,高兴的夸赞道:“皇阿玛您英明神武。”以这个名义开端,估计是阻力最小的方式。只要打开了碘盐的市场,就不怕其他的盐商不降价。只要他们一降价,慢慢的耗个几年,怎么也能把盐商这个大老虎给耗的皮包骨头。
  而那个时候,朝廷应该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康熙皇帝被儿子捧得乐陶陶,催着儿子回毓庆宫午休后,越琢磨这个事儿越是抑制不住的高兴的他,又端起茶盏细细的品了一口最爱的碧螺春。
  建设两个新的海盐场;除掉盐商这个渐渐成长起来的大患;顺便把那些“闪瞎人眼”的大脖子给彻底根除,不管是哪一样儿,都是值得非常开心的事儿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