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3 / 4)
嘟嘟使劲的甩着鱼尾巴,“主人,主人,快和太子妃说谢谢。”
太子殿下一心二用,一边教育嘟嘟非礼勿视,一边配合着太子妃的动作伸胳膊伸腿。
“哪里有非礼?没看到?太子妃为了主人这般尽心尽力,主人快说谢谢吆,快说谢谢吆--”
胤礽正要教育它,奈何他又想到嘟嘟越来越有灵性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粗暴地关小黑屋,就轻轻的皱起了小眉头。太子妃发现他对着镜子小眉头微蹙,有点儿纳闷,就伸手轻轻的戳了戳他的脸颊。
脑袋里是嘟嘟哈哈哈大笑的魔音,眼前是太子妃疑惑不解的眼神,太子殿下蓦然发现,他好像不知道怎么解释。
眨巴一下眼睛,太子殿下颇为无辜的说道:“太子妃,孤刚刚在想着,怎么感谢你才好。”
太子妃忍禁不住的笑了出来。这个呆子,她要他什么感谢。不过,如果他非-要感谢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大眼睛里光华闪动,两颊泛起红晕,她想到了自己大婚前的那个小小的愿望。他们现在已经满十四岁了,应该可以亲亲额头以下的部位了吧?
奈何太子殿下因为她脸色羞红,又想到去年那个事儿,瞬间收敛神色,语气及其严肃的说道:“这个暂时不行。太子妃乖乖的,换一个其他的要求。”
还没想好怎么表达出来,就突然被严词拒绝的太子妃两眼发呆,回过神来后,顾不上羞涩,伸手对着他那张俊脸就是一通蹂-躏。
亲亲眼睛都不行。可恶的呆子嗷!太可恶了。
可是不管她怎么愤愤不平,怎么折腾,呆子太子殿下只是乖乖的任由她出气,就是不松口。
小两口这么一通闹腾,就耽误了几分钟时间。还好太子殿下虽然呆了一些,却是从不缺少理智,俩人卡着晚膳的时间点到了乾清宫。
一家人安安静静的用过晚膳后,得到消息的康熙皇帝也忍不住问起了关于养鱼盆子的事儿。
胤礽没想到皇阿玛守着这么多池塘湖泊,也会对鱼缸有兴致,就细细的解释道:“皇阿玛,养鱼的盆子,一般是用透明玻璃缸,简称鱼缸。在鱼缸里头饲养金鱼或者其他好养活的鱼儿,摆放在室内,以起到观赏的作用。”
“它不仅是可爱的鱼儿们的小家,更是一家人共同的生活享受,比如一家人一起喂养小鱼儿,近距离观看它们的成长等等。尤其是对小孩子而言,他们可以通过饲养小鱼儿,学到很多知识。”
旁听的小阿哥们,自觉还属于小孩子的他们,眼睛刷的亮起来闪闪的发着光,满脸的兴致勃勃。他们可是惦记着太子二哥满池塘的鱼儿,惦记好久了吼。如果可以在屋子里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小金鱼,想想就觉得兴奋吼。
“在鱼缸里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山水景色,可以说是把灵动的水文化引入室内。而一款与居室整体格调水乳相溶的鱼缸,对于家里没有大院子,或者院子里没有水池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喜好水文化的康熙皇帝听到这里,当然也是兴趣浓厚。
“正好趁着我们南巡期间,让工部,钦天监等各部官员好好规划规划,看看要怎么在室内放置鱼缸,南巡回来就开始布置。”
“皇阿玛,南三所。”阿哥们纷纷对着康熙皇帝露出热切的眼神,不要把南三所忘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不知道有关鱼儿事儿的亲们,可以看看前几天修改后的159节。 因为根据读者的提醒小修了一番,所以今儿又有了灵感。鱼缸吼,亲亲的小鱼儿吼。虽然本人养啥死啥,可是还是爱。
第166章 飞机
康熙皇帝爽快的答应下来,“行, 各宫都看看, 南三所,西三所也看看。”小阿哥们一个个喜形于色, 恨不得立刻就是南巡回来, 又恨不得立刻就可以启程南巡看大海。
晚上的时候,阿哥们聚在毓庆宫前殿的寝室听《智者盲老人的故事》;太子妃在后殿梳洗完毕后,捧着一本书悠闲的翻看;胤礽则是在书房里头和嘟嘟一起研究鱼缸,或者说水族箱。
当前大清国的玻璃技术非常成熟,做鱼缸当然是使用玻璃而不是临时研究亚克力材料。但是采用玻璃, 就要注意鱼缸的高度,鱼缸里面水的深度一般不要超过70公分。因为水越深对鱼缸壁的压力就越大,容易引起鱼缸玻璃的爆裂。
而且过深的水也不利于水草对光线的吸收。这个对于盆养水物爱好者来说更为关键。因为水族箱里面可以没有鱼儿, 却必须有水草。当然, 鱼缸越大, 就需要玻璃越厚, 还必须是断面为绿色的浮法玻璃, 断面为蓝色的平板玻璃完全不可取。
当然,想要打造一个合格的水族箱, 除了一个合适的鱼缸外,还要有一个足够坚固的水族箱架子, 至于其它的小设备更是不可或缺,比如加热棒、温度计、水泵、光照灯、过滤器等等。
有了这些都基本设施,做出来一个合格的水族箱后, 下一步就是大选购,水草、鱼儿、假山、假石、底砂、鱼饲料等等,这又涉及到一门新的艺术项目-玻璃后面的艺术,也就是水族箱造景。
水族箱造景是在热带鱼饲养与种植水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起先只是在鱼缸中饲养一些供观赏鱼类的时候,放一些水草进去增加视觉效果。后来随着观赏要求的提高,水草就慢慢的从陪衬的地位进入到了主角的地位。 ↑返回顶部↑
太子殿下一心二用,一边教育嘟嘟非礼勿视,一边配合着太子妃的动作伸胳膊伸腿。
“哪里有非礼?没看到?太子妃为了主人这般尽心尽力,主人快说谢谢吆,快说谢谢吆--”
胤礽正要教育它,奈何他又想到嘟嘟越来越有灵性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粗暴地关小黑屋,就轻轻的皱起了小眉头。太子妃发现他对着镜子小眉头微蹙,有点儿纳闷,就伸手轻轻的戳了戳他的脸颊。
脑袋里是嘟嘟哈哈哈大笑的魔音,眼前是太子妃疑惑不解的眼神,太子殿下蓦然发现,他好像不知道怎么解释。
眨巴一下眼睛,太子殿下颇为无辜的说道:“太子妃,孤刚刚在想着,怎么感谢你才好。”
太子妃忍禁不住的笑了出来。这个呆子,她要他什么感谢。不过,如果他非-要感谢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大眼睛里光华闪动,两颊泛起红晕,她想到了自己大婚前的那个小小的愿望。他们现在已经满十四岁了,应该可以亲亲额头以下的部位了吧?
奈何太子殿下因为她脸色羞红,又想到去年那个事儿,瞬间收敛神色,语气及其严肃的说道:“这个暂时不行。太子妃乖乖的,换一个其他的要求。”
还没想好怎么表达出来,就突然被严词拒绝的太子妃两眼发呆,回过神来后,顾不上羞涩,伸手对着他那张俊脸就是一通蹂-躏。
亲亲眼睛都不行。可恶的呆子嗷!太可恶了。
可是不管她怎么愤愤不平,怎么折腾,呆子太子殿下只是乖乖的任由她出气,就是不松口。
小两口这么一通闹腾,就耽误了几分钟时间。还好太子殿下虽然呆了一些,却是从不缺少理智,俩人卡着晚膳的时间点到了乾清宫。
一家人安安静静的用过晚膳后,得到消息的康熙皇帝也忍不住问起了关于养鱼盆子的事儿。
胤礽没想到皇阿玛守着这么多池塘湖泊,也会对鱼缸有兴致,就细细的解释道:“皇阿玛,养鱼的盆子,一般是用透明玻璃缸,简称鱼缸。在鱼缸里头饲养金鱼或者其他好养活的鱼儿,摆放在室内,以起到观赏的作用。”
“它不仅是可爱的鱼儿们的小家,更是一家人共同的生活享受,比如一家人一起喂养小鱼儿,近距离观看它们的成长等等。尤其是对小孩子而言,他们可以通过饲养小鱼儿,学到很多知识。”
旁听的小阿哥们,自觉还属于小孩子的他们,眼睛刷的亮起来闪闪的发着光,满脸的兴致勃勃。他们可是惦记着太子二哥满池塘的鱼儿,惦记好久了吼。如果可以在屋子里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小金鱼,想想就觉得兴奋吼。
“在鱼缸里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山水景色,可以说是把灵动的水文化引入室内。而一款与居室整体格调水乳相溶的鱼缸,对于家里没有大院子,或者院子里没有水池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喜好水文化的康熙皇帝听到这里,当然也是兴趣浓厚。
“正好趁着我们南巡期间,让工部,钦天监等各部官员好好规划规划,看看要怎么在室内放置鱼缸,南巡回来就开始布置。”
“皇阿玛,南三所。”阿哥们纷纷对着康熙皇帝露出热切的眼神,不要把南三所忘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不知道有关鱼儿事儿的亲们,可以看看前几天修改后的159节。 因为根据读者的提醒小修了一番,所以今儿又有了灵感。鱼缸吼,亲亲的小鱼儿吼。虽然本人养啥死啥,可是还是爱。
第166章 飞机
康熙皇帝爽快的答应下来,“行, 各宫都看看, 南三所,西三所也看看。”小阿哥们一个个喜形于色, 恨不得立刻就是南巡回来, 又恨不得立刻就可以启程南巡看大海。
晚上的时候,阿哥们聚在毓庆宫前殿的寝室听《智者盲老人的故事》;太子妃在后殿梳洗完毕后,捧着一本书悠闲的翻看;胤礽则是在书房里头和嘟嘟一起研究鱼缸,或者说水族箱。
当前大清国的玻璃技术非常成熟,做鱼缸当然是使用玻璃而不是临时研究亚克力材料。但是采用玻璃, 就要注意鱼缸的高度,鱼缸里面水的深度一般不要超过70公分。因为水越深对鱼缸壁的压力就越大,容易引起鱼缸玻璃的爆裂。
而且过深的水也不利于水草对光线的吸收。这个对于盆养水物爱好者来说更为关键。因为水族箱里面可以没有鱼儿, 却必须有水草。当然, 鱼缸越大, 就需要玻璃越厚, 还必须是断面为绿色的浮法玻璃, 断面为蓝色的平板玻璃完全不可取。
当然,想要打造一个合格的水族箱, 除了一个合适的鱼缸外,还要有一个足够坚固的水族箱架子, 至于其它的小设备更是不可或缺,比如加热棒、温度计、水泵、光照灯、过滤器等等。
有了这些都基本设施,做出来一个合格的水族箱后, 下一步就是大选购,水草、鱼儿、假山、假石、底砂、鱼饲料等等,这又涉及到一门新的艺术项目-玻璃后面的艺术,也就是水族箱造景。
水族箱造景是在热带鱼饲养与种植水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起先只是在鱼缸中饲养一些供观赏鱼类的时候,放一些水草进去增加视觉效果。后来随着观赏要求的提高,水草就慢慢的从陪衬的地位进入到了主角的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