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佬的小娘子 第4节(3 / 4)
建昌帝亦淡淡笑道:“是个机灵鬼,比她父亲强多了。”说完大手一挥,命蓝璎起身。
皇后见蓝璎行礼起身一套动作虽不十分标准,但规规矩矩很是老实,因而问道:“既是蓝大学士教出来的女儿,想来诗书礼乐没有不通的,平日都念的什么书?”
蓝璎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臣女平日最喜读唐宋诗词,偶尔也会翻看戏文本子。”
建昌帝和皇后闻言俱是一怔,两人惑然对视,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皇后道:“既喜诗词,不如吟一首来听听。”
蓝璎脑子大乱,想着那首《赠荷花》,却只记得最后一联,只好吟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吟完最后一句,皇后已经用宽阔的袖子掩着嘴笑了。
建昌帝明显失望,淡淡道:“此诗虽好,可惜立意不深远。且杨廷秀此人是个忠臣不假,却恃才自傲、刚愎自用,惹宋孝宗深恶痛恨,最终辞官退隐,八十病逝。”
“不过其后宋宁宗追赠其为光禄大夫,并赐谥号‘文节’,倒也死得其所。”
皇后随声附和道:“如今秋日,荷花早已开败,这首诗确是不合时宜。”说完,又柔声对皇上道:“陛下,既如此便叫这丫头下去吧。”
“下去”便是所谓“撂牌子”,蓝璎心内狂喜,只低头耐着性子等候皇帝发话。
不料建昌帝却懒懒道:“蓝溥一片忠心,托《小池》以明志,朕岂能拂了他的意。”
说着侧过头,对身旁老内官吩咐道:“记下她名字留用。”
皇后微惊,抬眼却见蓝璎呆呆站在那里,随即堆笑道:“陛下看重乃是蓝氏一族的福气,还不快快跪谢圣恩。”
蓝璎恍惚回过神,茫茫然然跪地谢恩,然后退了下去。
一路由宫里的嬷嬷和内官引着出宫,快出集庆门时,眉目慈善的嬷嬷道:“老奴恭贺小主大喜。想必富昌伯府已接到旨意,小主请安心回府歇息,等到册封旨意下来,便能真正入宫了。”
蓝璎神色颇尬:“多谢嬷嬷提点,蓝璎愿同京外来的秀女一起住在礼部安排的住处。”
嬷嬷指着宫门外笑道:“小主这又何必,您看富昌伯府的马车已经在外候着了。”
蓝璎连忙往外看去,果见宫门外沿街停着的马车中有一驾悬挂着贴有“富昌伯府”标识的七彩风灯。
蓝璎辞过宫里的嬷嬷和内官,一步一步往外走去。
那驾马车里很快走出一名系着大红披风,挽着朝天髻,满头珠玉的年轻贵妇。待那妇人款款走到蓝璎面前,忽然从旁横插进来一名面阔鼻挺、蓄着短须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望着蓝璎,爽朗笑道:“阿璎,我是你的大哥哥彦修,这位便是你的大嫂子。”
话音才落,那妇人不待蓝璎开口,斜睨自家夫君一眼,娇嗔道:“怎地?这是你的亲妹子,就不许我先过来打声招呼啊!”
说完拉起蓝璎的手,朗声道:“四妹妹,我们快回家吧。父亲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在家中候着呢。”
蓝璎心知眼前这对便是伯父蓝渭的长子蓝彦修夫妇,心里虽高兴但还未从入选宫嫔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只淡淡微笑着打着招呼,然后同他们夫妇一道回富昌伯府。
富昌伯蓝渭领着大小家眷等候在大门外,见马车驶来,一群人便齐齐跪地行礼。蓝璎不敢坦然受礼,匆匆下车俯身将年已老迈的伯父伯母搀扶起身。
蓝璎还是第一次见到伯父蓝渭,深觉他同爹爹长得很有几分相像,都是瘦瘦高高的个子,只不过爹爹面容严厉,而伯父眉目慈善,待人更为随和。
再转头看看大堂兄蓝彦修,只觉得他与伯父就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至于伯母魏夫人,虽已年过五十,皮肤微皱,鬓角隐隐发白,但通身上下气派非凡。
比蓝璎的娘郑夫人和姑母蓝琌看上去要显贵大气许多,不愧为定远侯府独女。 ↑返回顶部↑
皇后见蓝璎行礼起身一套动作虽不十分标准,但规规矩矩很是老实,因而问道:“既是蓝大学士教出来的女儿,想来诗书礼乐没有不通的,平日都念的什么书?”
蓝璎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臣女平日最喜读唐宋诗词,偶尔也会翻看戏文本子。”
建昌帝和皇后闻言俱是一怔,两人惑然对视,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皇后道:“既喜诗词,不如吟一首来听听。”
蓝璎脑子大乱,想着那首《赠荷花》,却只记得最后一联,只好吟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吟完最后一句,皇后已经用宽阔的袖子掩着嘴笑了。
建昌帝明显失望,淡淡道:“此诗虽好,可惜立意不深远。且杨廷秀此人是个忠臣不假,却恃才自傲、刚愎自用,惹宋孝宗深恶痛恨,最终辞官退隐,八十病逝。”
“不过其后宋宁宗追赠其为光禄大夫,并赐谥号‘文节’,倒也死得其所。”
皇后随声附和道:“如今秋日,荷花早已开败,这首诗确是不合时宜。”说完,又柔声对皇上道:“陛下,既如此便叫这丫头下去吧。”
“下去”便是所谓“撂牌子”,蓝璎心内狂喜,只低头耐着性子等候皇帝发话。
不料建昌帝却懒懒道:“蓝溥一片忠心,托《小池》以明志,朕岂能拂了他的意。”
说着侧过头,对身旁老内官吩咐道:“记下她名字留用。”
皇后微惊,抬眼却见蓝璎呆呆站在那里,随即堆笑道:“陛下看重乃是蓝氏一族的福气,还不快快跪谢圣恩。”
蓝璎恍惚回过神,茫茫然然跪地谢恩,然后退了下去。
一路由宫里的嬷嬷和内官引着出宫,快出集庆门时,眉目慈善的嬷嬷道:“老奴恭贺小主大喜。想必富昌伯府已接到旨意,小主请安心回府歇息,等到册封旨意下来,便能真正入宫了。”
蓝璎神色颇尬:“多谢嬷嬷提点,蓝璎愿同京外来的秀女一起住在礼部安排的住处。”
嬷嬷指着宫门外笑道:“小主这又何必,您看富昌伯府的马车已经在外候着了。”
蓝璎连忙往外看去,果见宫门外沿街停着的马车中有一驾悬挂着贴有“富昌伯府”标识的七彩风灯。
蓝璎辞过宫里的嬷嬷和内官,一步一步往外走去。
那驾马车里很快走出一名系着大红披风,挽着朝天髻,满头珠玉的年轻贵妇。待那妇人款款走到蓝璎面前,忽然从旁横插进来一名面阔鼻挺、蓄着短须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望着蓝璎,爽朗笑道:“阿璎,我是你的大哥哥彦修,这位便是你的大嫂子。”
话音才落,那妇人不待蓝璎开口,斜睨自家夫君一眼,娇嗔道:“怎地?这是你的亲妹子,就不许我先过来打声招呼啊!”
说完拉起蓝璎的手,朗声道:“四妹妹,我们快回家吧。父亲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在家中候着呢。”
蓝璎心知眼前这对便是伯父蓝渭的长子蓝彦修夫妇,心里虽高兴但还未从入选宫嫔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只淡淡微笑着打着招呼,然后同他们夫妇一道回富昌伯府。
富昌伯蓝渭领着大小家眷等候在大门外,见马车驶来,一群人便齐齐跪地行礼。蓝璎不敢坦然受礼,匆匆下车俯身将年已老迈的伯父伯母搀扶起身。
蓝璎还是第一次见到伯父蓝渭,深觉他同爹爹长得很有几分相像,都是瘦瘦高高的个子,只不过爹爹面容严厉,而伯父眉目慈善,待人更为随和。
再转头看看大堂兄蓝彦修,只觉得他与伯父就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至于伯母魏夫人,虽已年过五十,皮肤微皱,鬓角隐隐发白,但通身上下气派非凡。
比蓝璎的娘郑夫人和姑母蓝琌看上去要显贵大气许多,不愧为定远侯府独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