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似曾相识(2 / 2)
窗外的树上,人影闪动,人影手掌轻抚,在为周东的一番话而鼓掌。
“若我为中山国百姓复国,不管我在魏国如何忍辱负重,如何委曲求全,如何被魏王猜疑被太子暗算被死士暗杀,甚至被魏人耻笑谩骂,我心中坦荡坦然。于我而言,一切不过是虚名,不过是身外之物,只有复国之志才是心之所往。因仇恨立志,因百姓复国,诸位,请受周东一拜!”周东朝众人团团揖了一礼,“若周某复国成功,各位当为中山国功臣。若复国失败,周东必然身死,今日一拜,是为还诸位相助之情。”
何不悟肃然起敬,长身而起,朝周东长揖一礼:“周兄如此胸怀,如此气节,在下折服,请受在下一拜!和周兄相比,在下惭愧,无论心胸还是格局,都相差甚远!”
沈南、子与和子良也纷纷还礼。
周东忙扶起何不悟:“恩师不以魏人和中山人为区分,只重才识,才收我为弟子,是为大德。恩师明知我有复国之志,却假装不知,还一心让沈兄救我于水火之中,是为大义。恩师只为百姓着想,上承魏王下润苍生,虽被人误会失之气节,却全无私心,是为大仁。世人若知王相国,当为第一聪明者。”
“王相国有你这个弟子,当欣慰矣。”何不悟眼中含泪,紧紧抓住了周东的胳膊,“周兄一番话,胜读十年书,胜度十年光阴,在下能结识周兄,实乃三生有幸。”
沈南也是无比感动:“恩师让我无论如何也要救你,我还微有怨言。现在看来,恩师有你这般一个知己,足矣!”
若说沈南感动还在情理之中,何不悟为何如此,周东不得而知,不过他总觉得何不悟似曾相识,只是实在想不起曾在哪里见过。 ↑返回顶部↑
“若我为中山国百姓复国,不管我在魏国如何忍辱负重,如何委曲求全,如何被魏王猜疑被太子暗算被死士暗杀,甚至被魏人耻笑谩骂,我心中坦荡坦然。于我而言,一切不过是虚名,不过是身外之物,只有复国之志才是心之所往。因仇恨立志,因百姓复国,诸位,请受周东一拜!”周东朝众人团团揖了一礼,“若周某复国成功,各位当为中山国功臣。若复国失败,周东必然身死,今日一拜,是为还诸位相助之情。”
何不悟肃然起敬,长身而起,朝周东长揖一礼:“周兄如此胸怀,如此气节,在下折服,请受在下一拜!和周兄相比,在下惭愧,无论心胸还是格局,都相差甚远!”
沈南、子与和子良也纷纷还礼。
周东忙扶起何不悟:“恩师不以魏人和中山人为区分,只重才识,才收我为弟子,是为大德。恩师明知我有复国之志,却假装不知,还一心让沈兄救我于水火之中,是为大义。恩师只为百姓着想,上承魏王下润苍生,虽被人误会失之气节,却全无私心,是为大仁。世人若知王相国,当为第一聪明者。”
“王相国有你这个弟子,当欣慰矣。”何不悟眼中含泪,紧紧抓住了周东的胳膊,“周兄一番话,胜读十年书,胜度十年光阴,在下能结识周兄,实乃三生有幸。”
沈南也是无比感动:“恩师让我无论如何也要救你,我还微有怨言。现在看来,恩师有你这般一个知己,足矣!”
若说沈南感动还在情理之中,何不悟为何如此,周东不得而知,不过他总觉得何不悟似曾相识,只是实在想不起曾在哪里见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