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等来的却是什么呢?
  万家大少爷既不打算娶她,那就应该明明白白的跟父母说清楚,既不爱她,就不应该定下婚姻,而不是以耽误了她一辈子的年华来证明这桩婚事是个错误。
  柳小姐擦完眼泪,铺开纸笔,动情的写了一篇《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读后感。
  与此同时,读到蘅芜君这篇《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读者还有好多。
  好多读者是冲着蘅芜君这个名字去的,他们以为这篇小说应该是一篇凄美浪漫的故事,却不曾想到这是一篇为旧式女子发声的小说。
  万家大少爷娶了对方,却又耽误了对方一生的做法委实有些可恨了些。而姚大姐这个人物又何其无辜,美好的一生就这么白白的葬送在了万家。
  这些读者中自然也有好些是新式学堂的学生,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乏是家里早已给他们定了亲事的人。
  从前有的学生还会拿这件事来打趣他们,这些人也会以包办婚姻做不得数为由,继续跟班里的女同学有所来往。
  但是读过这篇小说以后,班上的女同学们便对这些人的接近和示好有了抗拒心理。
  “你既然娶了对方,就应该好好的对她。既然不愿娶她,那当初就不该定下这门婚事,耽误人家的一辈子。”
  女学生们无一例外的搬出了这套说辞,同时套用的还有柳小姐发表的评论文章上的一段话。
  “我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双方男未婚女未嫁的前提下,而不是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和泪水之上。如若不然,这样的爱情我宁可不要。”
  有附和的声音,自然就有反对的声音。
  几个当时有名的抛弃发妻与自己的学生结婚的新派文人,很快就写了几篇攻击《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文章。
  还没等米朵写文章反击,几个站在她这边的女性作家,纷纷撰笔表明自己的立场。
  于是一场时长好几个月的辩论战开始在几家报刊上展开,这样一来,无形使得蘅芜君的声名更显。
  礼拜天和俗文学抓紧时机,连载了好几篇米朵的新作,篇篇都有无数人争着阅读,不时还有几个评论名家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蘅芜君的名字彻底被打响,一举成为了上海数一数二的作家。
  陈斯年再约她见面时,就笑道:“你现在出名了,我的几个朋友听说我认识你,争着让我把你介绍给他们。还有几个年轻作者组成的社团,也都让我邀请你参加。”
  米朵微微一笑没说话。
  陈斯年接着道:“不过我都替你推了。你现在最要紧的是,多写几部像《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那样的作品,别被一时的荣誉冲昏头脑。我这话虽然不大好听,但是话糙理不糙,有时候年少成名未必是件好事。”
  过多的应酬和交际会毁掉一个有才华的作者,陈斯年在这行这么多年,见过不少这样毁于应酬和交际的年轻作家。
  米朵笑道:“您多虑了。我现在正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打算北上一趟,所以暂时没时间去想别的。”
  “你要北上,这跟你要写的那部小说有什么关系?”
  “我打算写一本长篇小说,因为要找那些清朝留下来的满朝贵族了解些资料,所以便准备北上一趟。”
  米朵自从写完《满庭芳》,而《满庭芳》又大获成功后,她就有了写一本长篇小说的念头。
  而长篇小说的背景,则被她定在了清末,这个时候清朝刚刚灭亡,去北平还能找那些遗老遗少搜寻到第一手的资料。
  米朵是坐火车去的北平。
  北平现在正由军阀统治,局面还算稳定。
  米朵抵达北平以后,就租了一座四合院,然后就开始打听那些满朝贵族的下落。
  这样白天搜寻有用的资料,晚上则动笔写这部长篇小说的大纲,不知不觉间,她在北平已经待了半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