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风光大婚(五)(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昨天李守节大醉了一场,今天一大早草草吃过朝食,又马不停蹄地前去符家迎亲,这时候早就腹中空空,这种情况下干喝酒自然是难受得很。
  他招来了符昭序和王侁,一只手搭一个地吩咐道:“你去后厨让女使给你六姐送些吃食和茶水,告诉她不必拘着礼数,反正她在后院子,谁都看不到。”
  “王侁,你也跟着去。”
  “好嘞(是)。”
  看着两个人跑远后,李守节带着荆嗣和傅潜坐到了第二桌。
  “诸位禁军兄弟,容我先吃两口菜。”
  李守节指着荆嗣和傅潜说道:“你们俩也是,一会还要跟着我一块去敬酒,能吃的时候不要拘谨。待会我喝不动的时候,你俩还要顶上去呢。”
  傅潜和荆嗣闻言也是一人拿起一只鸡腿,狠狠地嚼了起来。
  一旁,董遵诲正向李守节介绍他的几位兄弟,大部分人是禁军的指挥使和军都指挥使。
  这也很合理,一方面董遵诲现在还没有真正起势,结交到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中层将校。
  另一方面高级禁军将校,不少都在前线,就是在东京的话,这些骄兵悍将哪里会来参加一个不熟悉的小儿辈的婚礼。
  当然此刻呆在东京的赵匡胤除外,有赵二亲爱的弟弟赵匡义在,老赵家没准现在很敌视李守节。
  但是中低级将校也是一个突破口,毕竟直接掌兵的就是指挥使这一级别的将校,因此李守节丝毫没有在意其人的官阶,一视同仁,逐个敬酒攀交情。
  同这文武两桌喝罢,他来到了昭义军进奏官的桌位,这一桌都是各个州的进奏官,晚唐以来,进奏官一直是地方节度使安插在朝廷的腹心,用来打探军情。
  直到五代开始,东京朝廷坐大,进奏官也逐渐虚化,失去了作用,如今不少地方州的进奏官还是临时招募的闲散人,做个样子货而已。
  因此这个时候的进奏官待遇很差,远不如他们的前辈那样可以废立君主,权势之大让朝臣侧目。
  李守节同诸人敬了个酒,拍着潞州进奏官刘文辉的后背说道:“好好干,日后未必不能入品。”
  面对李守节的“器重”,在东京饱受冷眼的潞州进奏官刘文辉差点没哭出来。
  最后李守节来到了昭义军和天雄军亲军士卒的桌子群前,李守节简单地敬了一杯酒后,他自个就搁刘继忠和皇甫继明这一桌坐了下来,准备休息了一会儿
  他在这桌吃着热菜,同时也放由荆嗣和傅潜出去替他敬酒,对于自己人,当然用不着那么多虚情假意,开心就好!
  直到外边传来了异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