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钗(17 / 24)
“不!”小玉固执地说,“我定要出门,有大事要办。”
“是何大事?”浣纱问。
“嗳!”小玉苦笑道,“你好傻,不想想,我还有什么大事?我要亲自去看崔郎,问个明白。”
“这也容易得紧,我再去一趟就是了。”
小玉闭上眼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不用你去!你去了,还不仍旧是那几句话?”
浣纱脸一红,拍胸担保:“小娘子,你看着,今天无论如何有句确实话给你。若是我办不到,你再去。那时别说下雪,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不拦你。”
良久,小玉颔首同意:“也罢!你既如此说,我就依你,快去快回,替我向崔郎问好。”
离了家,浣纱只在东市打转。她不必老远地到崔允明家去,去也无用——一本账都在她肚子里。崔允明跟她早算计好了,只等李益来年春暖花开,入都迎娶,便死活不管,把他拉了来跟小玉见一面。此时却不必先写信跟他打交道,因为料定了绝无覆信,反倒打草惊蛇,叫那负心汉有了防备。
然而,现在看来是搪塞不过去了!浣纱不断地在寻思,想些什么话来骗她一骗?好歹先把她的心定一定再说。
那就实话实说吧!“不管用!”她自语着摇摇头,已跟她说过了,她不相信李益会攀上了卢家的亲事,此刻自然也不会相信他明年春天要到长安成亲。
然而,明年春天能见得着面,那总是事实,信不信只好由她了。
这算是想停当了。看看逛逛,消磨到东市快将收歇,回家复命。
“说也正巧!”浣纱撂一撂沁汗的发脚,装得喜滋滋地说道,“一到崔家,崔郎刚要出门,说是来看小娘子有话说。小娘子,你道是什么话?”
“莫非有十郎的消息?”
“一猜就着。”浣纱故意拿乔,坐了下来,抬起腿拿手捏一捏半旧的线靴,自语似的说了两个字:“好累!”
那小玉急在心里,却不便催,弄得有些手足无措,看浣纱慢条斯理地捏了这只脚,又捏那只脚,她可真是等不得了:“好妹妹,你快说给我听听,消息如何?”
“你也容我喘口气嘛!是好消息总是好消息,急什么?”
一听是好消息,小玉顿时眉眼舒展,脸上凭空闪出一层光彩,笑嘻嘻地答道:“只‘好消息’三字就够了,我不急。”她把她自己喝的茶推向浣纱:“你喝了茶,息一息,慢慢儿说给我听。”
“也没有多少话。”浣纱不敢把假话说得太乐观,“只说开春要到长安,一切面谈。”
小玉微感失望,问道:“是跟我?”
“不是跟你小娘子谈,难道是跟我浣纱?”
“嗯!”小玉怔怔地沉思着,渐渐地,神情转为平静恬适,“对的,对的。”她点点头说,声音也清清朗朗,非复断断续续、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了。“日子不过两年有余,事情有多多少少,信里哪说得尽?想来十郎定有无数委曲,母老家贫,他又是个孝顺的,做个八九品前程的小官,先顾了老娘,自然就顾不得我了。事出无奈,该当体谅他的。浣纱,你说是不是?”
浣纱能怎么说呢?只好唯唯称是。
“好了!”小玉忽然精神十足地说,“天大的事,过了年再说。去年,前年,过得可真不是味儿,今年咱们好好过一过。”
说也奇怪,小玉的病势,原已药石无灵,自这天以后,居然大为好转,脸上慢慢有了血色,秋后败草样的枯黄头发,也逐渐有了光泽,这使得医生都惊奇得不得了,背着人把浣纱找来问清了原因。
“怪不得!我原说你家小娘子是心病。心病有了心药,自然好得快。不过,”医生神情突趋严肃,“她的病根未去,再要犯了,可就仙丹都救不了命!你当心点儿,不能让她受惊吓、受刺激,但能笑口常开,便可带病延年,切记,切记!”
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浣纱不能不找桂子商量一下。
“事情再明白不过,”桂子说,“世间若有催命判官,便是那丧良心的李十郎!”
“那姓李的,明年春天一定会来,死拖活拉,见上一面,我倒是有把握的。”
“照我看,不见也罢,见了面会更伤小娘子的心。” ↑返回顶部↑
“是何大事?”浣纱问。
“嗳!”小玉苦笑道,“你好傻,不想想,我还有什么大事?我要亲自去看崔郎,问个明白。”
“这也容易得紧,我再去一趟就是了。”
小玉闭上眼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不用你去!你去了,还不仍旧是那几句话?”
浣纱脸一红,拍胸担保:“小娘子,你看着,今天无论如何有句确实话给你。若是我办不到,你再去。那时别说下雪,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不拦你。”
良久,小玉颔首同意:“也罢!你既如此说,我就依你,快去快回,替我向崔郎问好。”
离了家,浣纱只在东市打转。她不必老远地到崔允明家去,去也无用——一本账都在她肚子里。崔允明跟她早算计好了,只等李益来年春暖花开,入都迎娶,便死活不管,把他拉了来跟小玉见一面。此时却不必先写信跟他打交道,因为料定了绝无覆信,反倒打草惊蛇,叫那负心汉有了防备。
然而,现在看来是搪塞不过去了!浣纱不断地在寻思,想些什么话来骗她一骗?好歹先把她的心定一定再说。
那就实话实说吧!“不管用!”她自语着摇摇头,已跟她说过了,她不相信李益会攀上了卢家的亲事,此刻自然也不会相信他明年春天要到长安成亲。
然而,明年春天能见得着面,那总是事实,信不信只好由她了。
这算是想停当了。看看逛逛,消磨到东市快将收歇,回家复命。
“说也正巧!”浣纱撂一撂沁汗的发脚,装得喜滋滋地说道,“一到崔家,崔郎刚要出门,说是来看小娘子有话说。小娘子,你道是什么话?”
“莫非有十郎的消息?”
“一猜就着。”浣纱故意拿乔,坐了下来,抬起腿拿手捏一捏半旧的线靴,自语似的说了两个字:“好累!”
那小玉急在心里,却不便催,弄得有些手足无措,看浣纱慢条斯理地捏了这只脚,又捏那只脚,她可真是等不得了:“好妹妹,你快说给我听听,消息如何?”
“你也容我喘口气嘛!是好消息总是好消息,急什么?”
一听是好消息,小玉顿时眉眼舒展,脸上凭空闪出一层光彩,笑嘻嘻地答道:“只‘好消息’三字就够了,我不急。”她把她自己喝的茶推向浣纱:“你喝了茶,息一息,慢慢儿说给我听。”
“也没有多少话。”浣纱不敢把假话说得太乐观,“只说开春要到长安,一切面谈。”
小玉微感失望,问道:“是跟我?”
“不是跟你小娘子谈,难道是跟我浣纱?”
“嗯!”小玉怔怔地沉思着,渐渐地,神情转为平静恬适,“对的,对的。”她点点头说,声音也清清朗朗,非复断断续续、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了。“日子不过两年有余,事情有多多少少,信里哪说得尽?想来十郎定有无数委曲,母老家贫,他又是个孝顺的,做个八九品前程的小官,先顾了老娘,自然就顾不得我了。事出无奈,该当体谅他的。浣纱,你说是不是?”
浣纱能怎么说呢?只好唯唯称是。
“好了!”小玉忽然精神十足地说,“天大的事,过了年再说。去年,前年,过得可真不是味儿,今年咱们好好过一过。”
说也奇怪,小玉的病势,原已药石无灵,自这天以后,居然大为好转,脸上慢慢有了血色,秋后败草样的枯黄头发,也逐渐有了光泽,这使得医生都惊奇得不得了,背着人把浣纱找来问清了原因。
“怪不得!我原说你家小娘子是心病。心病有了心药,自然好得快。不过,”医生神情突趋严肃,“她的病根未去,再要犯了,可就仙丹都救不了命!你当心点儿,不能让她受惊吓、受刺激,但能笑口常开,便可带病延年,切记,切记!”
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浣纱不能不找桂子商量一下。
“事情再明白不过,”桂子说,“世间若有催命判官,便是那丧良心的李十郎!”
“那姓李的,明年春天一定会来,死拖活拉,见上一面,我倒是有把握的。”
“照我看,不见也罢,见了面会更伤小娘子的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