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15 / 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走到院子里,假山旁边有个月牙形的荷花池。两人在池边席地而坐,促膝倾谈。韩翃从鲍防那里,听到了好多闻所未闻的怪事。
  三注三唱,过程繁复,每年自春至夏,总得两三个月才能完事。但自杨国忠主持铨选,便大不相同了。他预先叫人把官职注拟好了,大集百官,一天工夫便已注唱完毕。
  韩翃骇然:“难道置待选者的志愿于不顾?”
  “自然顾不得了。”鲍防苦笑着说,“我就是注了一个与我志愿不合、人地不宜的官职,只好不就,今年再碰运气。”
  “那为了什么呢?”
  “自夸神明。别人要两三个月才能办得了的事,在他一天就行了。”
  “这岂不是儿戏吗?”
  “对了!正就是儿戏。回头你就知道了。”
  “这……”韩翃觉得非常不对劲,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还有怪事。”鲍防又说,“国家授官,被选的人却为宰相歌功颂德,你说可笑不?”
  “歌功颂德的是谁?”
  “叫郑怤。他是受了鲜于仲通的指使,说愿意为宰相在门下省立碑颂德。还有更可笑的,皇上居然同意,而且下诏,命鲜于仲通作颂。文章作好以后,皇帝还替他改了几个字,刻到碑上,御笔所改之处,特为涂金,作为识别。你说,这是旷古奇闻不是?”
  “哦——”韩翃长长地透了口气,“予生也晚!不知当年姚崇、张九龄做宰相的开元之治,是怎么个样子?”
  “就因为开元全盛,文恬武嬉,奢靡成风,才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说‘多难兴邦’。”说到这里,鲍防看看附近没有人,黯然微喟:“君不君,臣不臣,我看天下要大乱了!”
  韩翃悚然心惊,皱着眉沉思了好半天,自语似的说:“像郑怤之流,不像个读书人。士不士,才是最危险的事!”
  “不错!”鲍防深深点点头,“君平兄,你我毋忘今天的这一番深谈。当以气节自励!”
  “你看!”鲍防伸手微指中堂,“中间那个大白脸,就是杨国忠。旁边垂头丧气坐着的,是陈希烈,名为左相,一点做不得主。那穿紫袍、抱牍上堂的是侍郎韦见素。”
  “侍郎?”韩翃诧异地问,“侍郎竟不得一个座位?”
  “在杨国忠,三品大员亦不过如门下小吏。”
  一句话未完,深堂中传出哗然大笑,笑声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接着,出来一个满面羞惭的皂衣寒士,约有四十岁年纪,是个驼背,两只手一长一短,长的那只总是垂在前面,一摇一摆,老像要在地上捡什么东西而未曾捡到似的。
  “可不是像儿戏?”鲍防轻声说道,“宰相选官,家人姬妾便在帘下看热闹,任意笑谈。遇着丑陋粗野的,少不得惹他们一番讥笑。”
  韩翃冷笑道:“这哪里是儿戏?荒谬绝伦!”说完,一甩袖子,远远走了开去,落得个眼不见为净,还少生些气。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轮到他了。堂下一名小吏,高声唱道:“新科进士韩翃!”
  他定定神,答一声:“韩翃在!”然后缓步上堂,依礼参见了宰相,静候问话。
  “你是那个会作诗的韩翃?”
  韩翃站得远,杨国忠的声音又含混不清,加以帘后女人在尖声嬉笑,使得他越发不知所云,于是抗声上陈:“请宰相明示!”
  “咄!”等他的话一出口,立即有个豪奴,横眉怒目地申斥,“这是何等所在,容得你大呼小叫!”
  韩翃忍口气答道:“实在是我未曾听见宰相的话。”
  “原来是个聋子。”帘后立即有人窃笑。
  “看他模样,倒是风流体态,像个梨园子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