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纪事(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生一看就嚷道:
  “可不是惊风,糟糕!”
  “惊风?”年轻的母亲惊惶地叫起来。
  “怎么办呢?您再看看真是惊风不是?”做父亲的仿佛焦急。
  “是惊风,从前叫惊风,其实他这病应该叫肺炎。”是刘骥在说,我记起他是药剂师,“病倒还不要紧,就是在这地方讨厌!”
  “怎么,不要紧吧?”年轻人赶紧转过脸来问。
  “要紧是不要紧,可是没有药也不行啊!要有盘尼西林就没有问题了。”
  “对了,盘尼西林,盘尼西林。”金生很快地说,“城里大方药房就有,可是……可是等到明天不行吗?”
  “你没有听说过‘急惊风遇着慢郎中’这句话?”
  很显然地,只要有人到城里去一趟,买来盘尼西林,这孩子的命就算保住了。问题只在谁肯去?那对年轻夫妇哀恳焦忧的眼光,在大家脸上转来转去。最后,那年轻人说:
  “我自己去。”
  “不行!”金生阻止着,“这么大的雪,把路都盖没了,连我都不敢走,何况是你?”
  “那怎么办呢?”
  做母亲的哇一声哭了出来,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勇气和办法去解除那对夫妇的痛苦和自己的痛苦。
  “我去!”突然有一个很陌生的声音出现,是那个最后进来的人在说。
  “你去?你路熟吗?”金生问他。
  “差不离。”
  “好吧,那么你多辛苦。大方是‘日夜配方’,不会叫不开门。”
  那人不理金生的话,转脸叫刘骥开了药方,从年轻人手上拿了钱,扭身就走。
  “千万别忘针筒,要不然药就没有用了。”刘骥叮嘱着。
  “不会忘!”
  那人借了一个手电上城去了。这里金生又骂了半天汽车公司缺德,然后招呼大家警醒些,以便那人半夜买药回来,替他开门。
  冷,挤得不舒服,同时惦念那孩子以及买药的人,我矇眬地睡一阵醒一阵。不知过了多少时时,隐约听得有人叫门,好在是和衣而睡的,起来并不费事。那年轻人比我更快,已经开了门。在反映的雪光中看去,好像并不是原来那个人,果然,是另一个陌生的声音:
  “是姓王的家吗?”
  “是的,请进来!”
  走进来的比去买药的那人要矮要胖,穿着一套黑布的棉中山服,更显得臃肿。他摘下呢帽拿在手里,头上一阵阵冒气,是走得很累了。
  “是朋友托我带来的。”那人交出一个纸包,“你们托的那位在城里遇见了熟人,正好我这儿顺路,就让我带来了。你打开看看,有错没错?”
  “劳驾,劳驾,没有错儿。您息一息!”那年轻人掇过一条凳子来,又去拿烟。
  “你别张罗,我有事还得赶路。”
  年轻人千恩万谢地送走了那人。我也叫醒刘骥,帮着他替那孩子打针。不久天也亮了,所有的旅伴纷纷揉着惺忪的睡眼起身。在金生主持之下,开了一个小小会议,因为孩子不能受凉,同时盘尼西林需要每隔四小时便打一次,于是决定那年轻夫妇和刘骥留着暂时不走,由金生去通知那年轻人的家人——这时我们才知道年轻人叫方之春,他父亲在城里开着一家百货铺——找轿子来接他们回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