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林(7 / 4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把赵员外刚才的一场鲁莽无礼揭过去了。鲁达不便再提,也翻倒身子还了礼,相将扶起,又各唱一个肥喏,执着手对看了半天,不由得都笑了起来。
  “提辖,”赵员外的无限仰慕,化作一句赞词,“你生得好威武!”
  “赵员外,”鲁达也说,“好一条汉子!”
  “妙极,妙极!”金老儿凑趣笑道,“真个惺惺相惜。且都入座,开怀畅饮。”
  于是重新整顿席面,仍把鲁达奉为首座,赵员外紧挨着他坐了,一面敬酒,一面问起鲁达的官司。鲁达把如何为抱不平,羞辱郑屠;如何失手闯祸,成了命案;如何原想自首,忽又变计;如何易服逃亡,来到雁门;以及如何在牌坊下巧遇金老儿的经过,细细说了一遍,把赵员外和金家父女听得都出了神。
  “提辖!”等他讲完了,赵员外惋惜地说,“不是我埋怨你,这件事做得稍欠思量。原来罪名不重,一逃,罪却重了!”
  “管他罪轻罪重?”鲁达答道,“既逃了出来,难道再去投入罗网?”
  赵员外私下原有个打算:鲁达一误不可再误,如果他肯受劝,便要劝他去自首。拼着花上几千贯钱,上下打点,纵不能脱罪,好歹弄他个从轻发落,在牢城里委屈一两年,到底消了底案,落得个天下去得的自由之身。这是替金家父女报恩的正道,也尽了自己一番仰慕的苦心。
  此刻听鲁达的口气,紧得点水泼不进去,便不肯再说。再说一句倒像是自己怕担藏匿罪犯的责任,依鲁达的性情,必是拂袖而去,说什么也留他不住的。
  因此,他再不提鲁达的官司。话题一转,谈到武艺。这下,彼此越发投机了。且谈且饮,直到三更才罢,各自歇休。
  等第二天一早起来,刚洗了脸,赵员外已穿得衣冠整齐地来看他。略略叙了几句应酬话,随即谈入正题。
  “提辖!我有句话,请恕直率。只怕这里不甚稳便,想请提辖到我庄上去盘桓几时,顺便也好朝夕请教。”
  “好,好!”鲁达极爽快地答应,又问,“贵庄在何处?”
  “离此向西,十来里路,地名七宝村。”
  “既如此,说走就走。”
  “不忙,我叫人牵马去了。提辖先用了早饭再说。”
  金老儿早就准备了一桌丰盛早饭,银壶里还烫了酒。早酒不敢多饮,鲁达只喝了两杯,却饱餐了一顿。等马牵到,随即跟着赵员外出城往西,直到七宝村。
  这七宝村方圆十里,尽是赵家的产业。居中一大片庄园,园后辟出一片演武场,细沙铺地,上搭雨篷,刀枪架子,石担石锁,一应俱全。另外又辟出一条箭道,约有百步之遥,架着鲜红的箭鹄,正有几个年轻子弟在那里拉弓习射。
  “好地方!”鲁达一看就爱上了这所庄园,多时未练功夫,不觉技痒,恨不得当时就下场走一趟拳、舞一套枪。
  当下赵员外吩咐,杀两只羊,宰一头猪,抬来窖藏的陈年汾酒,就在演武厅上大排筵宴,把附近好武的年轻子弟,都邀了来与山东来的“路大员外”接风——赵员外在路上已跟鲁达说妥了,暂且改姓为声音略同的“路”,也要瞒住身份底细,为的好遮人耳目。
  俗语道“穷文富武”。读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只抱住几本破书死啃,饿了时一碗冷粥,几茎盐菜,就算一顿。到得“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下考场一举成名,顿时便可扬眉吐气。大宋朝的名相,像范文正、“大宋”(指宋庠,996年—1066年——编者注)、“小宋”(指宋庠之弟宋祁,998年—1061年——编者注),都是如此熬出来的。
  习武的就不同了,光是打把刀、买把弓,就不是穷家小户所办得了的。而且成日里舞枪弄棒,耗得力气多,须有大碗饭、大块肉来填补,这又非小康之家不能供应。若是年少气盛、好胜争强、爱出风头的,讲究服色、讲究武器、讲究马匹、讲究排场,真个讲究不尽,多少钱都花得下去,那就更非富家大户不能有这样习武的子弟。
  因此,这天来赴宴的,一个个都是衣饰华丽,顾盼自豪,看这路大员外,像个鲁莽粗汉,穿一套不甚称身的衣服,有人认得原是赵员外的。照此推想,不过一个来告帮的穷朋友,何以赵员外这等款待?都不免纳闷。自然,也都不免小看了他。
  鲁达倒不甚在意,赵员外心里却颇不是味儿。酒到半酣,便拿话点他一句:“路大哥!何不下场露一手给这些小弟兄们见识见识?”
  “使得!”鲁达站起身来,掖一掖衣襟,下场走了一趟拳。
  “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鲁达的这套拳,也只有赵员外能领略得几分妙处;别人看来,平淡无奇,所以喝彩声稀稀落落,有气无力。这下连鲁达都察觉到了,不由得有些生气。
  更生气的是赵员外,差点想把鲁达两拳打死“镇关西”的故事说出来,骂他们一声“有眼不识泰山”。
  转念一想也难怪,凡是这些初出茅庐的家伙,学了几招花拳绣腿,长了百把斤笨力气,无不目空一切,都因坐井观天,所见太狭之故。要叫他们心服口服,第一先要让他们开开眼界。
  这样想着,便在席上先高叫一声:“路大哥,我陪你对一趟刀!”
  说着飞步下场,从刀枪架子上摘下两把厚背朴刀,把重的那一把顺手一抛,抛给鲁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