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苏音现在笑得很开心。
  他们同桌的不是别人,正是上次三角地竞拍时认识的赵总。
  赵总……大概热爱健身,上了岁数的人却一身腱子肉,加上那锃光瓦亮的光头。戴条大粗金链子走出去,分分钟上演一波“大哥别杀我”。
  当然,他肯定是大哥。
  相由心生,赵总为人也跟他外貌一样匪气。
  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匪气中带着股豪气。
  上次锦程违约,7号三角地重新开启竟拍,紧急之下相关部门只邀请了寥寥几家企业,赵总便是其中一家。
  当时他对三角地明显感兴趣,不过看到参加的苏音,他爽快放弃。
  “算了,一大把年纪,不跟你们小姑娘抢。”
  就这样,苏音以底价成功拿下三角地。
  前不久省城宣布接下来的开发策略,离三角地比较近的那条外环路将要整修。
  看起来跟三角地没什么关系,但拥有前世记忆的苏音很容易对上号。这条路动工后,紧跟着交通枢纽便会开启建设,而紧挨着交通枢纽的三角地也会变得炽手可热。
  基于此点,苏音如今看光头赵总,简直是要多顺眼有多顺眼。
  连带着,她也露出发自内心的甜笑。
  “赵总看中哪块地?”
  不等对方回答,她紧跟着说明来意:“上次竟拍承蒙赵总相让,这次您看中哪块,我们退出竞争。”
  白白净净,清纯得如一汪清泉般的小姑娘甜甜一笑,正常人都抵抗不了。
  赵总也是正常人中的一个。
  看到小姑娘笑,他只觉眼前一亮。接下里对方说出来的话还这么好听,顿时他心里对小姑娘好感蹭蹭蹭往上升。
  “小事一桩,这么客气干嘛!”
  又寒暄几句,主办方的人登台,土地竞拍马上开始。
  **
  90年代,华国正式取消福利分房政策,逐步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住房向来是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原先村里人自己盖房,城里人单位负责分房。现在政策一改,单位不再分房,而是改成发放住房补贴,由职工自行买房。而随着经济发展、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松动,不少村里人为了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面的便利,也想在城里买房。
  种种条件,导致人民对商品房的需求激增。
  而一部分有前瞻性的精明商人,如程青明、余明光、凌志成等,也敏锐地从这项政策中寻觅到商机。
  华国人对房子的重视,简直是几千年来铭刻在整个民族基因血脉中的传统。而住房改造,则是关乎全国上下超过十亿人口安身立命之本的大项目。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将会是个多大的市场。
  钱景可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