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拼命干活吧,有时间写个喜报大捷都还是林师爷等人代笔的。
  朝廷上下也是光颁布了事情结果,大致一百来词,简单说明匈奴兵败、大周收纳版图之事。
  其余的,谁都没那个空闲写稿子。
  建元帝爽朗大笑,这次忙碌,朝堂上下都是心甘情愿。
  以往这般,不是为了水灾就是雪灾不然就是天生异象需祭天祭太庙,忙得那是一个焦灼万分。
  这回是喜事,是天大喜事啊!
  一来一去沟通之中,朝中花了一月定下对新版图的处理,先设两道与六省之名,西北设西凉道,西南山区颇多设西山道。不要多文艺典故的,就这么根据地形方向简单粗暴命名。
  西北有两省,根据当地两条大河情况定琼川和罗川两省。西南有四省,多是根据当地山脉命名,积石、白兰、宝博与赤谷四省。
  其下也多半根据地势水文来定,包括草场命名也大多如此。
  在花费大量时间摸清地图又传到京中后,经过内阁和六部反复琢磨商议,终于定下迁居人数与上任官员。
  五品以上官员缺口大约有二百来人,其下配置完全将要有两千来人!
  上任开乡试恩科,平均一省取七十五人,全大周上下约有两千不到,这些人中还要排除想继续读书的、外出游学的、不想做官的,已经上任的、满打满算只有一千人,这怎么办?
  再开恩科?
  眼看就要秋闱,开还是不开?开一科不够,起码要过三科,取个状元出来才行。
  人是真的不够,但是到手的地是不可能放手的,只能“开源节流”。
  何意?
  朝中想告老还乡的不准,三年之内告老还乡的朝廷返聘,另外提拔部分干实事的副手,赶紧走马上任。
  再连开三科恩科,选才取能,给大缺口补人!
  第206章 玉米
  六部忙于督促城池选建,这事儿工部尚书取了个巧,学着江无眠当年起造岭南诸多民居的架势,“所需砖石木料砂浆灰浆一应建材,运送至两道,所需量甚大,非一时完工。依老臣之见,不若趁此时起工程队暂先测量绘制图纸,好生有个定数。”
  要动员百姓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涉及到户籍核对勘验皆是要万分小心,不能让人在这等紧要关头生出乱子,反倒不美。
  另外是迁徙时间、路线,到底走哪个地方,沿途留下多少人马,全是问题。
  且要送过去的人手与物件颇多,需不需要专门修路,也是个议题。
  照江无眠曾不计成本地修路,收取养护费的法子,不是不行,只是眼下要修的何止民路,还有官道。
  总不能这也让给商户,有失体统不说,还会让百姓看到朝中重商之行,长此以往,本末倒置,民不聊生,大周何来安宁?
  户部新上任的尚书琢磨着,“城中有工程队,可雇佣熟手,趁秋收事毕,风雪尚未降下,前往边关教导。另一边仰仗边民,启用降伏别部,日以继夜,自边关起修整路途。冬日不好动工,暂做绘图也是好准备。”
  建元帝颔首,允准此事。
  便有翰林院奋笔疾书,落于纸上,写成皇命,交与底下众人。
  提到修路,建元帝骤然想起一件事来,他记得江无眠造了一截轨道,此事就没了下文,这会儿运东西,该是能用上才对。
  江无眠慢吞吞报了一段数据,“……陛下,便是用此精钢,使铁轨用到今日,便宜一些,诸如岭南木轨,已是换了几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