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节(3 / 4)
想到这里,赵渊辞心里便闷痛难当。过去的三年,他一直告诉自己,她心里有他。她会在他生病时哄他,会在他回到家时上前迎接他,日常跟他说笑闹趣,从不对他藏心事,房里也很如意。他以为,她已经喜欢上他了。
况且,他暗中调查了她可能认识的人,并没有发现一位青梅竹马,是跟她一起学棋艺,被她送过花种,又爱哭的人。
他没有找到那个人,一度以为她是胡说的,是为了不甘示弱、以此跟他公平相对,所杜撰出来的虚幻人物。
但是现在,有没有那个人都不重要了。因为没有那个人,她也不喜欢他。
赵渊辞绷着脸,起身出去了。
不过一刻钟,便回来了,重新在她身边坐下:“我已使人将她们送回去了。”
“嗯。”韶音点点头。
她仍旧在看话本,平静得好像他只是跟厨子说了一句,今晚不吃茄子。
赵渊辞心中又怒又疼,好不伤心。
是夜,他缠着她良久,事后拥着她说道:“明日,避子汤便停了吧?”
不等韶音答话,他又道:“我已是二十有六。”
“那两个虽然送回去了,但若是一直无子,只怕江城那边还会送人来。”
他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子嗣。除了说出口的原因,还有一些说不出口的原因。比如,她究竟是不是心里念着别人,才不肯给他生孩子?倘若生了他的孩子,她会不会喜欢上他?
这次,韶音没有拒绝:“好。”
“你同意了?”愣了一下,紧接着赵渊辞惊喜地道。
韶音点点头:“嗯。”
“音音,你真好!”赵渊辞喜不自胜,一时兴致又起,拉着她折腾起来。
事后,想到她明日不会再饮避子汤,他高兴极了,掌心覆在她小腹上,温柔地说道:“我去年的考评仍然是优,今年升迁变动,当是顺利。”
“甚好。”韶音说道。
赵渊辞已经喜不自胜了,甚至开始给孩子起名字。与此同时,李雁回的日子不太好过。
剧本上有这一段,世子藏了名貌美外室,被李雁回发现了,非常伤心。但这件事是个误会,那外室也并不是世子的外室,而是他受人所托,暂时照应几分。
这件事牵扯到一些人和事,世子不能对她说清楚,惹得李雁回非常伤心,两人便生了嫌隙。
过一段时间,这个误会是能够解开的,只是在那之前,李雁回的日子颇不好过。
她总是会想起表哥,会不自觉拿丈夫跟表哥相比。想想表哥与表嫂的恩爱,再想想自己日日算计、身心交瘁、丈夫背叛的日子,只觉得痛苦极了。
身边的丫鬟便劝:“夫人别动气,世子原非那样的人,此事定有隐情。”
“能有什么隐情!”李雁回冷笑道。
丫鬟便改说道:“世子对夫人素来尊重敬爱,哪怕一时被外头的狐狸精勾了魂儿,早晚也会回头,再回到夫人身边,夫人又何必动一时之气?”
李雁回毫不动容,脸上一片灰心。
她日日如此,府上气氛压抑得紧,作为她的贴身丫鬟,只得变着法儿地开解她:“遍寻整个京城,也没有比夫人更体面的了。旁的不说,只说咱们家赵三爷,他的家世可不如咱们世子,再说他疼爱祝氏又如何?那祝氏又不能生。在外面风头无两,人人夸赞,可关起门来,谁又知道呢?”
李雁回面上微动。 ↑返回顶部↑
况且,他暗中调查了她可能认识的人,并没有发现一位青梅竹马,是跟她一起学棋艺,被她送过花种,又爱哭的人。
他没有找到那个人,一度以为她是胡说的,是为了不甘示弱、以此跟他公平相对,所杜撰出来的虚幻人物。
但是现在,有没有那个人都不重要了。因为没有那个人,她也不喜欢他。
赵渊辞绷着脸,起身出去了。
不过一刻钟,便回来了,重新在她身边坐下:“我已使人将她们送回去了。”
“嗯。”韶音点点头。
她仍旧在看话本,平静得好像他只是跟厨子说了一句,今晚不吃茄子。
赵渊辞心中又怒又疼,好不伤心。
是夜,他缠着她良久,事后拥着她说道:“明日,避子汤便停了吧?”
不等韶音答话,他又道:“我已是二十有六。”
“那两个虽然送回去了,但若是一直无子,只怕江城那边还会送人来。”
他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子嗣。除了说出口的原因,还有一些说不出口的原因。比如,她究竟是不是心里念着别人,才不肯给他生孩子?倘若生了他的孩子,她会不会喜欢上他?
这次,韶音没有拒绝:“好。”
“你同意了?”愣了一下,紧接着赵渊辞惊喜地道。
韶音点点头:“嗯。”
“音音,你真好!”赵渊辞喜不自胜,一时兴致又起,拉着她折腾起来。
事后,想到她明日不会再饮避子汤,他高兴极了,掌心覆在她小腹上,温柔地说道:“我去年的考评仍然是优,今年升迁变动,当是顺利。”
“甚好。”韶音说道。
赵渊辞已经喜不自胜了,甚至开始给孩子起名字。与此同时,李雁回的日子不太好过。
剧本上有这一段,世子藏了名貌美外室,被李雁回发现了,非常伤心。但这件事是个误会,那外室也并不是世子的外室,而是他受人所托,暂时照应几分。
这件事牵扯到一些人和事,世子不能对她说清楚,惹得李雁回非常伤心,两人便生了嫌隙。
过一段时间,这个误会是能够解开的,只是在那之前,李雁回的日子颇不好过。
她总是会想起表哥,会不自觉拿丈夫跟表哥相比。想想表哥与表嫂的恩爱,再想想自己日日算计、身心交瘁、丈夫背叛的日子,只觉得痛苦极了。
身边的丫鬟便劝:“夫人别动气,世子原非那样的人,此事定有隐情。”
“能有什么隐情!”李雁回冷笑道。
丫鬟便改说道:“世子对夫人素来尊重敬爱,哪怕一时被外头的狐狸精勾了魂儿,早晚也会回头,再回到夫人身边,夫人又何必动一时之气?”
李雁回毫不动容,脸上一片灰心。
她日日如此,府上气氛压抑得紧,作为她的贴身丫鬟,只得变着法儿地开解她:“遍寻整个京城,也没有比夫人更体面的了。旁的不说,只说咱们家赵三爷,他的家世可不如咱们世子,再说他疼爱祝氏又如何?那祝氏又不能生。在外面风头无两,人人夸赞,可关起门来,谁又知道呢?”
李雁回面上微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