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在起手弹击时,常规套路都是就近击打。
  谢潺忽而一笑,此时才反应过来之前袁醍醐自杀红子的目的。
  用红子清除了障碍的黑子。
  众人只见袁醍醐手起子飞,竟是用最低分值的“下一黑子”去抹角斜弹,击落了谢潺一方对角线上的“上一红子!”
  弹棋局上最妙是长斜,这是难度极高的一种弹击方法,因为棋盘中界有凸出物分隔,棋子往往只能跳过或者从两边迂回过界。
  袁醍醐拍掌大笑:“先打角头红子落,上三金字半边垂,抹角斜弹,一发过半局。”
  拿下上一,就拿下了这盘棋局。
  谢潺投子告负,接受眼前的结局。
  袁光逸的心思似乎也没有放在棋局之上。
  “平日里只见崔九郎强势,还没见过谁人能使他陷入窘迫。”
  目光一闪,他揶揄道:“阿姊才回长安便名震上都,果然非同凡响。”
  袁光逸此话说来颇具玩味。
  爱出风头的人通常都没有好结果,爬的高,跌得更惨。
  袁醍醐将袁光逸的话细细品来,拿起一颗红子在手中颠了颠。
  “阿弟可知,弹棋多子,击射万变,精妙入神,唯有左犄右角的上一红子,为枭为雄。”
  “上一红子”永远只有一个,袁家也是。
  袁光逸不吭声。
  袁仆射一撇嘴角,这一天过得,下个弹棋,两姐弟还下出深意来了。
  哎,让老父亲好不省心。
  一群人中,唯有谢潺陷入沉思,他认识的崔湃哪有这么简单?
  从始至终,谢潺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弹棋上。
  注释:
  1、弹棋——是西汉末年始流行的一种古代棋戏,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曾对弹棋的创始作了记述。到了宋代,也许是由于围棋、象棋的特别兴盛,流行了几百年时间的弹棋突然销声匿迹,其玩法也从此失传。到元明之时,就连博弈行家语及弹棋,也要引经据典,费力考究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书上偶然看到弹棋玩法,所以特别想多写一点。
  日本的正仓院藏有二副木质弹棋,东大寺藏有一副唐代紫檀象牙弹棋盘。国内已难寻踪影,而在日本却完整地保存着,非常令人遗憾。
  第20章 厉害女子
  崔九郎雪天中暑,被袁醍醐出手相救的奇事在高门贵圈成为品茗之后的谈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看到的事件重点也完全不一样。
  贵女圈的消息历来最灵通。
  崔九郎与袁氏女共乘奚车返京的场景,第二日便在各女社中被人绘声绘色的描述,好似自己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