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对于观看天幕的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
  这并不是说古代没有出租的概念,只是古代出租的基本上就只有房屋门面,自秦汉时期开始便有私人旅馆,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门面,寺庙中也会有专门用于出租的房屋,不仅可以为来上香的香客们提供方便,收取一定的金钱,也可以扩大佛教的影响力。
  宋朝的时候出现了‘掠房钱人’的概念,也就是现代的房东,还有专门负责管理房地产税务的‘楼店务’,中介机构‘庄宅行’,明朝的时候还出现了‘廊房’,相当于现代的廉价的专门用于出租的出租房。
  可是出租物品的确非常少见,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只偶尔会有一些出租轿子,马车或者出租农具的事情。
  因为古代轿子和马车皆十分昂贵,大户人家购置一顶轿子或者马车也要花费不少的金额,但却会经常闲置,所以便有有了这种互利互换的行为。
  农具出租是因为当时可能一个村里面就那么几件像样的农具,古代非常讲究,远亲不如近邻,若是同村来借,若是没有深仇大恨,基本上都会出借,但借了就会有损耗,所以会适当性的收些粮食或者布匹,便成了出租。
  但是这种行为始终不多见。
  并且除了地域性的农具出租,其他的几乎都为不动产。
  所以听徐雪筠说后世的人这也要借那也要借,不由得诧异。
  租房也就算了,房东在出租的时候连条破腿板凳都不会留下,整个房子空空荡荡的,只要不放一把火烧了就没有关系。
  怎么听着徐姑娘说这是里面放了很多昂贵的难以买得起的物件,也要往外出租,难不成就不怕人偷了或者弄坏了。
  要是让徐雪筠听到,说不定还要说‘那这样店家就发财了’。
  因为采购价一般都高于实购价,赔的钱也一般会比购买的钱多。
  不过她现在听不到,只是定好了三个小时的共享化学实验室后就带着几人开车出发。
  一路上几人包括丹丹心中都在幻想着实验室的模样,尤其是丹丹,已经把这实验室替换成了美国大片里面那种冰冷又充满白炽灯光,一群穿着白大衣神情严肃的科学家们在里面步履匆匆,边走边吩咐自己的助手关于实验的各项事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