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这就是在说他自己在归隐之后,建书楼,种果树,教学生的一个场景。
  《十七帖》中的《胡桃帖》也提到了他种果树的事情。
  ‘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唯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
  所以对于性情直白不会掩饰的王羲之来说,能够提出来这样的要求,观看天幕的人都没什么意外。
  甚至还很羡慕,只想着什么时候能让王羲之也来尝尝他们种的果树,他们种的果子味道也很不错的啊。
  若是能够得其夸奖,再像那卖鹅的道士一样,得一两幅笔迹......
  这人想着想着就觉得要冒泡了,美滋滋的,抱着手臂在旁边傻乐。
  “水果肯定有,但是新奇的水果。”徐雪筠虚心请教,“请问这个新奇的范围在哪?”
  现在世界很多物品都全球化了,水果也是一样的,只要有钱,天南海北的任何水果都能买得到。
  怎么才算新奇,怎么才算是不新奇呢,毕竟他们主要还是农家乐,虽然有种果树以及有大棚果园,但其实种类也并没有多到将市面上所有的水果都含括在内。
  殊不知在王羲之看来,只要不是李子杏子之类的水果就已经很稀奇了。
  “那就请上些味道好的”,王羲之想了下,也不知该怎么和她解释,他很有自我的意识,懂得提出要求,不过并不是不懂礼貌,“我有一物可与你交换”。
  他很有信心:“王羲之的字帖要不要?”
  和许多画家总是在去世后作品才值钱不同,王羲之在活着的时候,他的书法就已经名动天下了,即使有许多人认为他在活着的时候没有书圣的名号,再加上当时信息闭塞,许多人只听过他的名声,却没有见过他的真迹,但依旧不能抹消他在活着的时候已经很出名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