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哪是逛博物馆啊,这是逛他们家啊。
  赵匡胤虽然知道了他们宋朝皇帝的陵墓基本上没一个留下来的,心情很是不好,但因为他早就知道宋朝之后的历史,比起那乌糟糟一团的官场和皇帝,陵墓被盗这件事也只是让他痛心了一下。
  赵匡胤觉得这可能就是痛着痛着就习惯了。
  所以现在见一堆人围着一个他看来平平无奇的汝窑盘子在看,他还能勉强扯起嘴角:“后人这么喜欢盘子吗?那之后让人烧一些好看的,专门留给后人看吧。”
  只希望能够留到那个时候。
  李世民也是如此,可能痛着痛着就习惯了,见徐雪筠很喜欢唐三彩,也说要烧几件留给他们看。
  随手的事情。
  徐雪筠看到了陆游的《剑南诗稿》,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
  “我记得《剑南诗稿》里有一句是‘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他不是宋朝的人吗,为什么要去哭昭陵呢?”
  这种时候写哭宋朝的皇陵不是更好吗。
  虽然讲解员女士说有不少陵墓被盗了,但那也是宋朝末年的事情了。
  米芾站在她的身边,和她隔了一臂的距离:“因为唐制‘有冤者哭昭陵下’。”
  意思就是可在昭陵前痛哭,以示有冤,请朝廷有关的司法部门勘察。
  “所以在此之后人们就用哭昭陵来代指申冤,或有冤不得申之典。”
  徐雪筠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觉得受教了。
  原来是典故啊。
  不过:“那宋朝真的有去哭昭陵的人吗?”
  米芾沉默了一秒,想着正在观看天幕的朝廷上下,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这种事情说出来真的很得罪人的。
  赵孟頫却不怕:“李洞《策夜献廉诗》也说过,‘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痛哭一生休’,在宋朝去哭昭陵其实挺常见的。”
  不过都是隔空哭,也没谁真的跑去昭陵前去打扰唐太宗沉睡了。
  毕竟车马不便,还都要上班。
  李世民欲言又止,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评价什么好。
  倒也没觉得不行,反正这赵孟頫不是说大家都是在心里或者在诗里哭,没有人真的跑他陵墓前面去哭。
  只是还是觉得有点奇怪,宋朝那么多皇帝,没一个能去哭的吗?
  徐雪筠逛到了复原出展的古代服装和头冠,被惊艳的长长哇了一声:“好漂亮——”
  粉色的,如同枝叶一般伸展开来的头冠。
  虽然觉得会很重,但徐雪筠觉得如果是她带上,她一定觉得自己像是仙女一样,无论吃饭还是走路,又或者是说话都会端起来仙女的范。
  看了好一会儿拍了不少照片之后,徐雪筠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这个头冠,然后看向了旁边又一件粉色的展品。
  秋操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