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美清清了清嗓子,然后脆生生地念了起来。
  “大嫂,你好!
  见信如见人。
  家里一切都好吧,我不在家,诸事辛苦大嫂了。
  这次给大嫂写信,是要跟大嫂说件事,我跟雪婷的事,她家里已经知道了,也同意我们走到一起,只是她爸妈,想到我们家来看看,如无意外,到时候就把证给领了。
  我和雪婷的意思,婚礼不用大操大办,简简单单就行,她爸妈也希望我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军队建设的热潮中去,所以也支持我们的想法,大嫂不必有什么顾虑,一切都简单化即可。
  我们暂定下月15号回去,又要辛苦大嫂了,在此我和雪婷向大嫂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致
  致以无产阶级最崇高的敬礼
  弟  王永兵”
  王美清捧着这封充满了鲜明时代特色又言简意赅的信,一边读一边乐。
  孙桂枝听完了信,嗔怪道,“这个老三,也是个傻的,人家说简单点,还能真简单?哪个当爸妈的,不希望风风光光的把闺女嫁出去?所以这回我可不能听他的。”
  说完了就往屋里走,走到门口了又招呼高大全,“大全你过来,咱俩拟个菜单出来。”
  高大全乐呵呵地跟着孙桂枝进屋了。
  罗老太,“你妈这个急性子哟。”
  王美清笑嘻嘻,“我妈随你。”
  罗老太佯装生气道,“还护你妈,你到底是谁那边的?”
  王美清抱着罗老太的胳膊撒娇,“我是姥姥这边儿的,我最喜欢姥姥。”
  罗老太捏了捏她的小脸,乐了,“这还差不多。”
  孙桂枝和高大全的调令是三天后正式下达的,高大全调到县委,副县长,主抓工农业的发展。
  孙桂枝则去了县税务局,任税务干事。
  高大全和孙桂枝之所以能上调,也是赶上了好时候。
  1977年12月,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序幕。
  崭新的一页已经揭开,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的人材,而高大全和孙桂枝作为一直扎根基层的干部,要资历有资历,要经验有经验,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才一起顺利的调到了县里。
  调令下达后,有一个月的交接时间,一个月后,正式去县里上任,而那时候,王美清正好考完试。
  如果真的考到了县里,等到她去县里读书的时候,孙桂枝和高大全也都安置好了。
  即使王美清考不上,以高大全和孙桂枝现在的能力,也完全能让王美清去县里上学,王美清可以说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可这却给了石南很大的压力,因为万一他考不上,他就要跟王美清分开了。
  王美清安慰他,“南南哥,你学习这么好,你肯定能考上的。”
  石南也给自己鼓劲,“我肯定行,丫丫,到了县一中,咱俩还在一个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