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东方朔长叹一口气,“三公子的话总是让在下无言以对。”
  “我同你说的是实话。二十年,不说潜心做学问,当一个匠人,做陶或做木器,也能得到陛下青睐。”谢琅道。
  东方朔点头,“道理我懂。可是太难。”
  “陛下不难吗?自从大军越过长城,就没睡踏实过。卫夫人有喜,上林苑大丰收,陛下的眉头才散开。这话是你说的。”
  东方朔又不禁挠头,“可是二十年啊。”
  “做什么都没有捷径。我认为做文章对文人来说,比百姓种地简单多了。”
  东方朔:“百姓擅种地。”
  “百姓靠天吃饭。种下去不一定有收获。”谢琅道,“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场蝗灾回到从前。你们的文章不会飞。即便丢了,都在你脑海里,你还能再默写出来。”
  东方朔嘴巴动了动,再一次哑口无言。
  “先生奉行及时行乐,让先生潜心做文章着实有些强人所难。”谢琅道,“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七疑惑不解,“及时行乐就不能做文章?”
  “可以。”谢琅道,“你先生暂时还没能把这两者结合好。有些人不喝酒不犯愁就写不出好文章。每每去酒馆逛一圈,或者跟舞者玩一会儿,就能写出令世人震惊的文章。”
  东方朔:“世上还有这等人?”
  谢琅不想提李白,因为说出来无法解释,可他又见不得东方朔如此不自信,便仔细回想一下李白的《将进酒》,“先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如何?”
  “这不就是句大实话?”东方朔问。
  谢琅噎住,大实话,大实话……谢琅咽口口水,“这是类似于乐府的诗。后面还有几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接下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最后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连在一起,先生读一遍。”
  东方朔默读一遍,惊讶道,“这是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
  “先生猜出是哪一篇了没?”谢琅不知道是不是,便把问题抛给他。
  东方朔又默唱一遍,“后面还有吧?”
  “是的,但我不记得了。”谢琅道,“只知道是《将进酒》。这种对先生来说简单吧?”
  东方朔噎了一下,简单个鬼。
  “其实是三公子写的吧?”东方朔试探道。
  谢琅笑道:“我有这等本领,还要你教小七啊。我又不是忙的团团转。”
  “我三爷闲的抠脚。”小七道。
  谢琅猛然转向他,“我揍你!”
  “不是我,是孟达爷爷说的。”小七立刻把刘彻卖了,“孟达爷爷还要我给你找点事做。”
  谢琅:“别理他。”
  “他是陛下。”东方朔小声提醒道。
  谢琅轻笑一声,“我又不欠陛下什么,也不指望陛下发俸禄,理他作甚?”
  东方朔再次无言以对,“三公子,你做饭吧。”再说下去他都无地自容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