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里一群孩子,个个都是活泼的年纪,尤其是看见小七(哥哥)(弟弟)一跟阿妈撒泼就能跟着出去玩更是激动的小性子都激发了,嗷嗷叫着缠着阿妈要跟着一起去。
  除了最小的龙凤胎跌跌撞撞在姐姐的照顾下只会在屋子里扶着墙走,11岁的老六满脸的渴望围着李梦雨撒娇,“阿妈,我也想跟着阿妈一起出去,阿妈带上我好不好!”
  4岁的小三叔(老十)看起来就跟2岁的小孩似的,眼珠子已经十分的灵活,走路都走不利索小家伙,也扑了过来学着他七哥抱着李梦雨的腿撒娇,2头身的小小家伙细细的嗓子喊:“阿妈,阿妈,我也要跟哥哥们一起。”
  6岁的小二叔(老九),一张憨厚的小脸也写满了渴望,不过这孩子跟他同款憨厚的二哥不一样,他二哥是外表憨,内心固执,这小家伙不但外表憨,里子里懦弱,即使心里特别渴望也不敢全力的争取。
  李梦雨内心是有偏颇的,但面子上还是一碗水端平:“阿妈这次去的地方远,老九,老十年纪太小了,带你们出门阿妈可抱不动,老六既然想去,可以跟着一起,不过要负责干活背东西,不然阿妈不带你去,愿意不愿意你自己决定。”
  虽然是要负责干活背东西,但孩子天性本就爱玩,能得到阿妈的允诺,老六高兴的都快要蹦起来了。
  李梦雨看了一眼身上破烂的老六神色复杂:“把你四姐的工作服穿上,脸洗干净,手洗干净,头发梳好。”
  “好的,阿妈。”老刘飞快的冲到水井边挤到他四姐那一起洗脸洗手。
  快活的都要飞起来的老六穿上四姐宽大的工作服,英俊的俏少年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四姐把工作服给了六弟之后,又翻了一件新上衣出来。
  四姐儿是个手里停不住活的勤快姑娘,李梦雨手里的线很少,裁了一件小衣裳布片,做了两个袖子就做不下去了,四姐儿心疼那做了一半的衣裳,就带到上班的地方,跟王主任媳妇借了点线,在仓库没事的时候慢慢的缝,很细心的把小衣裳做好了,听说弟弟要跟阿妈出门就把新衣裳拿给弟弟换上了。
  李梦雨一身工厂的工作服,小六一身宽大的蓝色工作服,小七穿着新做出来的新褂子一起出门了。
  也不知是怎么了,本就心心念念不放心外婆家的李梦雨此时心底迅速的蔓延着一股不安,什么也顾不上带着两个孩子紧赶慢赶,坐着4路公交车到市中心下车,再转一趟3路开向3路车底站拖拉机厂。
  等到一行人整整齐齐的下车,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了,李梦雨的老家在西北方向,李梦雨的外婆家在正西方,本来两个地方距离不是很远,可惜这个年代没有直通的交通车,非要转车,这一转车时间就长了。
  下车后又走了好远,大约走了2、3站路,李梦雨才走到手扶拖拉机厂的职工宿舍,远远的看见记忆力遥远又熟悉红砖围墙,眼睛立刻就红了。
  这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地方。
  顺着儿时的记忆寻找到她外婆家,发现她外婆拿着锄头给家门口的一小块种着小白菜的菜地锄草,李梦雨看着那个一头刘胡兰短发,年轻的好多的脸,腿软的走不动路。
  眼睛正是被泪水模糊的时候,视线里的外婆突然身子晃了晃软软的歪倒下来。
  李梦雨一个箭步冲了上去,赶在她外婆眼睛发黑摔在地上之前险之又险的扶住了她外婆。
  心里唤了千万遍的奶奶,嘴里只能抖索着问,“大姐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就晕倒了呢?”
  李梦雨害怕的手软,脚软,浑身直哆嗦,眼泪差点就掉下来了,她就知道,她就知道,没来的时候她就心惊肉跳总有一种不好的事情就要发生,急赶慢赶好容易赶来了,还没跟她外婆说上一句话,就目睹她外婆晕倒!
  李梦雨慌的不行,神情害怕的要命,不过这个时候没人关注她,跟着她一起兴奋出门到坐2小时车再走3站路的两孩子都累了,猛一见到人晕了过去,孩子们都被吓到了愣在当场,谁也没注意到他们到阿妈眼里的泪水。
  “阿妈”不远处一声弱鸡般的声音带着哭声喊了起来,李梦雨又是一哆嗦,颤抖着嘴唇往那声音看去,看到人哪怕是心有准备她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一个3岁模样的小女孩怯怯的站在屋门口,瘦小的脸是泪,眼睛里带着懵懂和害怕弱弱的哭了起来。
  她妈是55年出生的,今年60年已经5岁了,瘦弱的像一个3岁刚会走路的孩子!
  “小七去照顾妹妹”李梦雨猛的从布兜里掏出一大把红薯干塞到亲爸的新衣裳的口袋里,把俩个口袋塞的满满的,“跟着妹妹一起吃红薯干,哪都不要去,就在这里照顾妹妹!”
  “哎呦,这是咋的啦”一排平房里的人家纷纷冒出了头,周围各种担忧的声音响起。
  李梦雨用力的把她外婆往背上一扛焦急的道,“我一来的时候就看见这大姐突然晕了过去,大家谁知道卫生所在哪?”
  “哎呦,这卫生所不在这里,在对面的厂子里还老远的呢!”隔壁家的大姐一拍大腿叫道。
  李梦雨大喊:“麻烦哪位大姐带一下路!”
  厂长媳妇晕倒了,这还得了,不用李梦雨说大家也七嘴八舌的过来帮扶,有人带路,有人急匆匆的去厂子里带话,一通乱七八糟的忙,李梦雨吭也不吭一声,脚下发力,背着人就赶紧的往卫生所冲。
  拖拉机厂是一个占地面积特别广的国企工厂,呈长方型的工厂光是厂子里长度就有两站路,就这还不算,职工住宅区不在厂子里的围墙范围内,和工厂之间被一条马路隔离,建立在拖拉机厂的正东方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