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居然去了太子府做幕僚,当真是个意外,想来他找到了自己的路,这样也好,能帮着她二哥也是不错。
  这一日在紫来阁呆了半日,一家人回到景衣巷,天已经黑了,入院门的时候,许三娘下意识的朝对面的院子看去了一眼。
  秦家院门紧闭,许三娘也就收回目光,回院里去了。
  而此时的秦家,秦楚从宫里回来,一回到家中,气氛就不对了,秦楚很快想到了什么,他来到正堂,果见父母都在,三位兄长也是一脸的严肃。
  秦楚率先在父母身边坐下,说道:“关于于家院子的安排,是我安排的,我见于家入京城做生意正要购买院子,于是用了些手段,骗他们买下的院子,我知道母亲必定会责备我,便我曾是于氏的丈夫,自是见不到她再另嫁他人。”
  “另嫁他人?”
  俞氏有些意外,“于氏又要嫁人了?”
  这才来京城呢,就被人看上了,于氏竟是当真不愁嫁呢。
  秦楚只她点头,“母亲不知,外头不少人掂记着我家媳妇儿,而且她在京城里的生意马上就做了起来,指不定在京城她也能习惯过来。”
  俞氏一听,却是不以为意,“不管生意做多大,也不过是个商户出身罢了。”
  但俞氏很快想到儿子竟故意用手段将于家弄到院对门,他这是何意?莫不是还想复婚不成?
  “四儿,我在庾县便说过的,你别想与她再复婚,我是绝不会同意的。”
  “我知道,母亲,我不会复婚的,你好好养病,身子要紧。”
  俞氏听了儿子的话,心情大好,还好四儿听他的话,这几日的折腾似乎也不辛苦。
  而秦家其他几人却无人敢开口,到了京城他们才发现格格不入,如今三位兄长寻不到半点事儿做,同时外头的人也不似在庾县时一样处处让着秦家,或者有拉拢之心的巴接之举,然而到了京城,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他们。
  老大泥腿子,虽然以前管着书馆,识了些字,可是放在京城却是什么也不是,便是随便一个不商贩,人家也能识几个字。
  老二老实,以前干着那份苦力,赶个车什么的不成问题,到了京城连份苦力工的差事都找不到,又是住在内城,也不能脱下锦衣穿上葛衣粗布掉了四弟的面子,于是不尴不尬的,也就呆在了家里。
  老三秦乐是要聪明一些,脑子会动,可是来了一个月,做了几份短工,却发现人家有些瞧不上外地人,对他也是防着,做着便没有了意思,秦乐自尊心强,也就不做了。
  而秦家向来不喜欢商户,自然家中也不准行商,尤其是四弟已经为官,更不能因为行商而遭人看不起,让四弟在朝中难做。
  第596章 太子妃人选
  所以秦家来了京城,便吃了一个月的老本,着实急死个人,秦楚也在想着怎么给三位兄长安排事情,毕竟前一世,三位兄长是什么也没有做的,而他却是步步高升,得到皇上不少赏赐,庄子铺子有了后,家中便有了收入,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但这一世他并不想急着升官,甚至这中书舍人的官挺好的,官阶不高,又能与皇上亲近,尤其二哥周寅也当上了太子,他只要极力辅佐二哥即可。
  因为俞氏的开心,秦家人难得的松了口气,秦楚将这个月的家用送上,银子是少了些,家里再拿老本添上一点儿也能生存下去,俞氏也就收着了。
  秦楚想了想,说道:“过一段时间吧,到那时我再寻份指点迷津的事儿做,必能多赚些银子。”
  指点迷津?
  秦家三位兄长都看向了他,秦楚却是点头,他有着前一世的记忆,与人交往中,他自有手段,捞点儿偏门不成问题,便是对面媳妇儿的院子他早已经付大半银子,余下的留给媳妇儿支付,若不是怕媳妇儿事先发现,他必定全额付完。
  只是这一笔银子的来路,可就不能说了,在京城,他总是能弄到银子的,只是家里人无所事事,会有些着急。
  于是秦楚建议大哥在家里抄抄书,他改日从皇上那儿借出几本孤本,到时抄下的书必能卖个好价钱,那可是宫里出来的书,至于二哥三哥,不识得字,也不会写字,那只能暂待家中了。
  能落下一份差事也是好的,秦安立即应下,他先前在县学里管着书阁,便给贫穷的秀才抄过书,字虽然不是极好,却也算得上齐整,还能看得过去的那种。
  秦楚终于安抚了一家人,心里却也苦闷,母亲身子不好,一提到媳妇儿就会生气,看来他得想过更好的法子才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