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英改点头,于是他将自己的封赏说了出来,同时三个月后就要去燕北镇守边关了。
  于家人一听,喜中含忧,真舍不得兄长去边关,可是兄长如此能耐,志不在此,既然这是他选择的路,做为家人更应该支持他才是。
  于书燕抱住兄长的手,“哥,只有三个月吗?我巴不得是三年。”
  于英改笑了,“如果是三年,我恩师定北侯可就得再次镇守三年,可是他的手已经伤成那样,他为了我和莫强已经撑了三年了,我不能如此不讲义道。”
  于书燕不敢再多说,她没有想到定北侯已经成了兄长的恩师,但看到这一次的大功,定北侯全部让给了她哥哥,就可以看得出定北侯对她兄长的良苦用心,多亏得她当年的那一番话,叫兄长一定要投靠定北侯的话,原来她已经在细节上改变了前一世发生的许多事情。
  而于家院外的史氏,悄悄地站在门口就听了这么一耳,尤其于书燕喊哥哥的声音,是满满的喜悦与知足,史氏就猜到了,原来这些士兵都是于英改的人,也就是说于家今个儿发达了,于英改立战功回来了。
  史氏很快想到街头热闹谈论的燕北战事,还有押送敌国大将凯旋归来的年轻将士,她就面色一惊,立即提着裙摆,折身回秦家院去,也不出门了。
  史氏一入秦家院,便匆匆的入了后院,这会儿大嫂二嫂都在正房里陪着婆母俞氏,史氏上前二话不说就将刚才在院外看到的情况说了。
  正屋里的几个女人全部呆住。
  俞氏半晌才问道:“不可能吧?于英改真的回来了?还立了大功?”
  史氏点头,在当年人人都为参军而费尽心思逃避的时候,于英改却被带走,如今他回来了,不但回来了,他还立了大功回来了。
  尤其人家现在还有亲卫了,也就是说于家院外以后都会有亲卫守着,那模样简直刺眼睛。
  第636章 气死秦家人
  俞氏不由得起身,而后又坐下,理了理衣裳,说道:“于家与咱们秦家又无关系,以后这种事不必向我汇报,你们看着也就当看一件普通的事就成。”
  史氏却又接着说道:“想来于家在景衣巷住不久了,听说皇上为于英改赐下了府邸,以后他们要搬去大院子里住了。”
  俞氏的脸色极为的难看,阴沉的可怕,史氏不敢再多说。
  大嫂毛氏却是呆住,当年她想方设法不让兄长被带走,事后是留下了,可如今再看于英改,她忽然想,要是当年她没有将大哥留在家中,而是像于英改一样去参军,会不会回来时也如于英改一样呢?
  毛氏一想到这儿,对于书燕的羡慕中不由得有些嫉妒,当年谁能想到打仗还能生还,还能得功名,于家这是要走运了啊。
  二嫂吕氏却是半句也不敢说了,她没有想到与自己一样是贫穷出身的四弟妹终有一日兄长会如此争气,有了这功名,立此大功,想来在京城里也能安生的住下去了吧,不像他们秦家这么一大家人子却屈于这小小院子里,也不敢随意的出门,说什么内城遍地权贵,出门可别得罪了人。
  秦家三个儿媳妇各怀心思,婆母俞氏也是心头不好受,以前她看不起的于家,居然也会有如此能耐,她四儿从文,人家儿子从武,同样的年纪,人家儿子却已经立此大功,说起来,如今的秦家还不如于家呢。
  俞氏以前完全不将于家放在眼中的,如今却不得不认视,不过还好老四媳妇和离了,不然凭着这身份,那还不得多张扬去。
  家里的儿媳妇个个都听她的,那是因为她们的出身都不及秦家,一但高娶,尤其是原本还不如他们秦家的最后还变成了高门的,可不好相处,好在阻止了四儿复婚。
  秦家人怎么想的于书燕自是不知道,如今于家院里一家人团聚,不知道有多开心,于书燕叫石泉出去大肆采买,她与母亲许三娘一同下厨做饭。
  满桌子好吃的饭菜,莫强看着就流下了口水,这一路上押送入京,风餐露宿的,可没有吃到什么好吃的。
  而且他也没有想到,当年的穷小子于英改会有一个如此会做生意的妹妹,居然还将父母带来了京城,简直太厉害了。
  好酒送上,莫强起身为于江全倒酒,随后四个男人一起碰杯,于书燕和许三娘却在一旁笑。
  一顿饭吃完,于英改陪着妹妹来到凉亭,他想问问家里这几年的情况,妹妹能有今日的成就,想必也吃了不少的苦,一个女人家,出来抛头露面多有不便,不受点委屈不可能。
  于书燕便简略的将这几年的生活说了,同时她也告诉了二哥的存在。
  于英改听到这儿才知道为什么太子殿下会受妹妹之托命关牧去燕北寻他了,还有这一次的封赏也是,太子殿下一直向着他,原来有这么一桩往事。
  于书燕不由得的起身来到兄长面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眼,如此高大又结实的哥哥,必定有不少姑子欢喜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