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俱乐部 第113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文沉声说道:
  “我听刘枫老师讲,在你们出生的那个年代,一般顶级学者,只需要将近30岁,就可以将当前尖端领域所有知识学完,然后开始搞创新突破研究。”
  “而在我上大学的23世纪,要想把当前领域的知识学完,至少要学到40岁,才能有资格进入科学院研究新领域。”
  “到2504年……即便是现在小学教材就已经开始安排理化生、初中学习微积分、高中就开始选择单一专业深造的情况下……”
  “你知道吗林弦?现在的学者们,需要多少岁才能把现有科技沉淀学完?”
  林弦转着笔,想了想:
  “不会要超过50岁吧。”
  高文面露忧愁,点了点头:
  “平均学术毕业年龄,55岁。”
  55岁。
  林弦听到这个濒临退休的数字,着实感觉到人类的上限。
  或许。
  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弊端就在于——
  【上一代的记忆和知识无法传承,无论多么伟大的天才都必须从1+1学起。】
  在林弦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中专生毕业就能找到不错工作,大专生更是高材生中的高材生。
  因为当时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无线电都算是高科技,要想给社会做贡献并不需要学习太多东西。
  等林弦大学毕业时,硕士研究生已经满地走,任凭你寒窗二十载,也是一纸简历拒之门外。
  可以想象。
  人类社会发展500年,沉淀了多少细分学科和尖端知识,而一个小婴儿呱呱落地后,他不可能越过前面简单部分、直接去学习最尖端知识,那肯定是学不懂的。
  只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1、记忆可以延续或者遗传。
  2、寿命大幅度延长。
  记忆可以遗传延续的话,虽然不利于社会发展,会造成阶级固化;但对于人类文明整体发展而言,绝对是天大喜事。
  比如,像高文这样伟大的天才,可以直接把满脑子学术知识遗传给他的儿子。
  那高文的儿子就不需要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学习过来了,在他断奶之后就可以接任高文的研究课题,和另外一群穿着纸尿布的“继承者们”继续奉献大好青春。
  要么。
  就是能够想办法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
  如果人类寿命可以延长到500岁,那先让学者们学个100年、把所有知识都吃透,也仍旧是个年轻人。
  “可这些都是妄想。”
  林弦停下转笔,睁开眼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