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挽澜突然就觉得自己刚才的话颇为不妥了,脸上顿如火烧,有些紧张道:“我知道这个要行拜师礼的,我、我也可以和你一起走。”
  宋衍看她耳稍都红了,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极为不安的看着他。
  他就缓缓和她说:“这次就不用了。你该不会以为我说有公务在身,是诓你的吧。”
  萧挽澜被他说中了心中所想,更加手足无措了,胡乱地点着头说:“哦,哦,那我下次再带过来。”
  宋衍觉得她这模样倒是挺好玩的,抿了抿唇道:“好。”
  萧挽澜目送宋衍离开,这才上了马车,启程回宫。
  她前世居洛阳时,闲来无事也会读一些书,可并没有多少心思在这上面,和年少时比起来倒是荒废了不少。
  如今真要写策论,还是要给宋衍看的,心里就更加没有底了。
  ……
  宋衍从刑部离开直接去了大理寺,一直忙到天色擦黑了才回去。
  刚进门,门房孙为先就迎了上来,同他说:“大人您回来了。早上有个女子到府上来找您,也不知是何人,排场大的很,足有五六十个随从。”
  宋衍点点头道:“以后她要是再来,你好生接待就是了。”
  孙为先恭敬地道了声“是”。
  回府后宋衍先去了宋老夫人那给她请安,宋老夫人年近四十,但看上去还算年轻,样貌与宋衍有几分相似,年轻的时候定然也是个美人胚子。
  宋老夫人见宋衍过来,立刻让身边伺候的丫头给他去倒了杯热茶来,让他在自己身旁的椅子上坐下,有些心疼道:“别人都说京官好,可我看你自打做了这个大理寺少卿,我看你反倒是比以往更忙了。”
  宋衍笑了笑,给母亲行礼问安后才落了座,道:“之前刘大人抱恙,我总要忙一些的。如今他病愈,等再过几日就好了。”
  宋衍口中的刘大人是大理寺卿刘洵,之前抱恙在身,在家休养了近一个月。
  宋老夫人也不好在这事上说什么了,见宋衍接了热茶喝了,才又笑着说:“天气渐冷了,我给你准备了几套御寒的衣裳,已经送到你那去了,你回去试试,有什么不好的,我再让人改改。”
  宋衍搁下茶盏笑了一下说:“既是母亲准备的,自然是好的。”
  宋老夫人向来知道这个儿子懂事体贴。她丈夫去世的早,好在还有个儿子陪着她,日子再苦也有个盼头。
  宋衍也算是有出息,年纪轻轻就做了大理寺少卿。
  她如今倒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顺遂,就是府上太过清冷了些,有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其实照着宋衍的年纪,不要说娶妻,人家孩子都要蒙学了。
  她心里忍不住一阵叹息,由此想起另一桩事来,才又问:“你舅舅任礼部左侍郎一事,定下来了么?要是他能上京来,今年我们一同过年,那也算是热热闹闹了。”
  宋老夫人也是出身官宦人家,娘家有个一母同胞的兄长,名叫徐崇道,在地方为官。丧夫之后,她就带着宋衍投奔了徐崇道,于是年幼时宋衍就一直寄居在舅舅家。
  徐崇道这几年在江南道袁州任刺史,颇有些政绩。前段时间礼部左侍郎告老还乡,这个位置空缺下来,门下侍郎崔贺就同皇上举荐了他。
  大雍州县以百计,地方官员更是多如牛毛。若是能上京来做个京官,实属不是易事。以往徐崇道对他们母子多有照顾,是以宋老夫人也十分关心这事。
  宋衍笑了笑说:“舅舅在任上政绩不菲,又有崔大人保举,就连礼部尚书李大人也对舅舅作的文章极为欣赏,想来不久就会下任书的。”
  宋老夫人顿时眉开眼笑,点着头道:“这样可就太好了。再过个□□日就是崔家老夫人大寿,你看看送什么寿礼好些,也好借此谢谢崔大人。平日送不得礼,这种时候总能送的。”
  宋衍点头应下,“这个儿子会看着办,您就不用操心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