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捉妖司 第250节(2 / 4)
陆久退后,朝着外面扯嗓子通传道:
“传禁军副统领龚志祥!”
片刻,随着哗啦哗啦的甲胄声音,龚志祥走了进来,朝着老皇帝施礼后垂着头立在一侧。
“押运南境军饷粮草的事儿,是你安排的?”
“回禀圣人,是臣安排的,包括之前去镇北军运送军饷粮草,也是臣派出的队伍,两批是同时出发的。”
“可传回消息?”
“北境已经快马传回来消息,镇北军派兵出军寨百里护卫,此时已经交接,队伍稍后回来。
至于前往南境的队伍,还没有传回来消息,毕竟路途要远上一倍,运送的车辆也多,为了负重还有很多牛车,速度自然慢。”
龚志祥说得非常淡然,两个意思表达清楚,给镇北军送军饷粮草路途近,并且人家镇北军自己派队伍出来百里迎接,让他们也能快速传递回消息。
至于给镇南军运送的东西多,马车都不能承受,而是派的牛车,这是多用心安排,消息慢一些也情理之中。
老皇帝看向李禹,这个儿子是个书痴,编纂书稿写些文章很厉害,可以说是众多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但平衡这些事情,还是太子的专长。
尤其刚刚这番话,道听途说罢了,竟然拿到御书房来讨论,老皇帝心中有些不满。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月牙谷查探一番,禹儿去白家宣旨,太子回宫禁足休要出来,你们都退下吧。”
“父皇,北境近来还算安稳,可南境对面的西周还是不断骚扰边境,军饷和粮草是重中之重的事,绝对不能就这样含糊啊,况且三弟发来书信,他那边急切等着军饷发放!”
老皇帝面色一沉,对李珏他心里是又爱又恨,杨贵妃的死他有愧疚,对这个孩子也极为重视。
所以宁国公要带着李珏去南境的时候,他虽然犹豫,但也放他去了南境。
可自从宁国公故去,这个三儿子愈发的不听自己的旨意,又是逼着朝中弄出来一个南屏道自制,又是自行练兵,完全是拥兵自重。
这会儿竟然老二给他说话,这让老皇帝心中不喜。
“朕自然知晓,都退下吧!”
第310章 给朕一个解释
李禹一脸阴沉,可老皇帝如此说,他也没辙了。
再者没有真凭实据,说话少了底气,毕竟自己的手没有那么长。
无奈只能躬身施礼,迈步走出御书房,太子跟在其后,脸上也不好看,在御书房门前没有停留就要走。
看到这一幕,李禹眯起眼,皇家长大的孩子,察言观色是天生的技能,如若平时太子总会酸两句,可今儿个不对,太子脚步匆匆甚至有些急切。
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送往南境的军饷和粮草有问题。
想到这里,李禹停下了脚步,正巧户部尚书陈忠友快步走来,后面跟着一个士卒,背上插着三面旗,这是八百里加急的奏报。
李禹退后两步,拦住陈忠友。
“陈尚书如此焦急,可是有什么要事?”
陈忠友这才看到李禹,略显惊讶,躬身施礼。
“老臣眼拙,刚刚没有看到二皇子在此,请二皇子恕罪,老臣有要事禀报,就先行一步了!” ↑返回顶部↑
“传禁军副统领龚志祥!”
片刻,随着哗啦哗啦的甲胄声音,龚志祥走了进来,朝着老皇帝施礼后垂着头立在一侧。
“押运南境军饷粮草的事儿,是你安排的?”
“回禀圣人,是臣安排的,包括之前去镇北军运送军饷粮草,也是臣派出的队伍,两批是同时出发的。”
“可传回消息?”
“北境已经快马传回来消息,镇北军派兵出军寨百里护卫,此时已经交接,队伍稍后回来。
至于前往南境的队伍,还没有传回来消息,毕竟路途要远上一倍,运送的车辆也多,为了负重还有很多牛车,速度自然慢。”
龚志祥说得非常淡然,两个意思表达清楚,给镇北军送军饷粮草路途近,并且人家镇北军自己派队伍出来百里迎接,让他们也能快速传递回消息。
至于给镇南军运送的东西多,马车都不能承受,而是派的牛车,这是多用心安排,消息慢一些也情理之中。
老皇帝看向李禹,这个儿子是个书痴,编纂书稿写些文章很厉害,可以说是众多皇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但平衡这些事情,还是太子的专长。
尤其刚刚这番话,道听途说罢了,竟然拿到御书房来讨论,老皇帝心中有些不满。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月牙谷查探一番,禹儿去白家宣旨,太子回宫禁足休要出来,你们都退下吧。”
“父皇,北境近来还算安稳,可南境对面的西周还是不断骚扰边境,军饷和粮草是重中之重的事,绝对不能就这样含糊啊,况且三弟发来书信,他那边急切等着军饷发放!”
老皇帝面色一沉,对李珏他心里是又爱又恨,杨贵妃的死他有愧疚,对这个孩子也极为重视。
所以宁国公要带着李珏去南境的时候,他虽然犹豫,但也放他去了南境。
可自从宁国公故去,这个三儿子愈发的不听自己的旨意,又是逼着朝中弄出来一个南屏道自制,又是自行练兵,完全是拥兵自重。
这会儿竟然老二给他说话,这让老皇帝心中不喜。
“朕自然知晓,都退下吧!”
第310章 给朕一个解释
李禹一脸阴沉,可老皇帝如此说,他也没辙了。
再者没有真凭实据,说话少了底气,毕竟自己的手没有那么长。
无奈只能躬身施礼,迈步走出御书房,太子跟在其后,脸上也不好看,在御书房门前没有停留就要走。
看到这一幕,李禹眯起眼,皇家长大的孩子,察言观色是天生的技能,如若平时太子总会酸两句,可今儿个不对,太子脚步匆匆甚至有些急切。
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送往南境的军饷和粮草有问题。
想到这里,李禹停下了脚步,正巧户部尚书陈忠友快步走来,后面跟着一个士卒,背上插着三面旗,这是八百里加急的奏报。
李禹退后两步,拦住陈忠友。
“陈尚书如此焦急,可是有什么要事?”
陈忠友这才看到李禹,略显惊讶,躬身施礼。
“老臣眼拙,刚刚没有看到二皇子在此,请二皇子恕罪,老臣有要事禀报,就先行一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