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世一直到死,他都不是太子。
  扶苏安静下来,没有替自己分辨什么。
  他只是当初在历练时曾见过有个皇室这么做,成效很不错,至少在他们新君病危、国家危难之际,那些曾与太子同窗读书的宗室子弟都发挥了他们的谋略与才智,护住了风雨飘摇的天下;相反,当王室人丁凋敝,除了太子之外个个都被养成庸才时,一旦君王及太子出事,权柄往往会旁落他人之手,甚至导致江山倾覆、生灵涂炭。
  父王对所有儿女都不甚看重,族庶长和其他王室成员也对他们爱答不理,扶苏觉得这样不行。
  就像他们师门一样,很难想象整个师门只有一个优秀子弟,其他全都是碌碌无为的废物。
  若是一个宗门沦落到那种地步,离灭门断宗也不远了。
  扶苏低下头,没有再说什么,看起来浑身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难过。
  嬴政见扶苏这模样,眉头动了动。
  这小孩聪敏早慧,显然一听便明白他的话中之意。
  只是即便明白了,也没有必要这么委屈难过,好像他说了什么重话似的。
  他确实不打算太早立太子,有很多事情他还没理清楚,天下也还没尽收于大秦手中,他暂时不想考虑太子之事。不过他的态度已经摆得很明白了,这么多儿子之中他唯一会腾出空来关注的也只有扶苏而已。
  要不是格外看重这个长子,他有那么多闲工夫逗小孩吗?
  嬴政说道:“你既然有那么多想法,就自己去找族庶长商量去。”他说完解下一枚玉印扔给扶苏,让扶苏拿着玉印在宫中自由出入。
  扶苏一愣。
  嬴政已经起身往外走。
  扶苏立刻起身喊:“父王!”
  嬴政停步,转头看扶苏。
  扶苏心中百转千回,抓起玉印跑到嬴政身边,仰起头说:“多谢父王。”
  嬴政没搭腔,由着扶苏送自己出门。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宠儿子是不可能宠儿子的
  嬴政:我就是看着他委委屈屈的样子有点烦,随便打发了他!
  第27章 认老
  即便嬴政给了玉印,扶苏也没有立刻去寻族庶长嬴贲。
  他静下心来,先准备好第二天的小故事,随后才着手连写带画地设计这座属于王族子弟和公卿子弟的学堂。
  扶苏已经想好他的名字:国子学。
  所谓国子,按照《周礼》的说法,指的是公卿子弟。
  按照他们大秦的情况,扶苏认为国子以后可以涵盖更多人,因为大秦以军功封爵,普通人家的子弟也可以通过奋发向上而获得爵位。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有机会获得爵位,而不是周王朝时那样公卿永远是公卿、平民永远是平民。
  所以,日后大秦所有出色子弟,无论贵贱都将时“国子”,只是在前期会先倾向官宦子弟。
  《周礼》里面详细记录了应该如何教授国子,扶苏读完后印象颇深,不必重新把书找出来也能熟练地写下相关部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