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9)(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立春道:你们要做几道既适合大锅菜又能做好吃的菜,我推荐一个猪油渣炒卷心菜,上次我们猪场做的,大家挺喜欢。
  田三红赶紧找来纸和笔,她也上过两年学,认的字不多,但也能写几笔。
  吴胖推荐一个干煸豆角,田三红做给他吃过,他是赞不绝口。
  陈洁喜欢番茄炒蛋和清炒丝瓜,赵高喜欢辣椒炒空心菜。
  田红军也贡献出一个让苦瓜不苦的小妙方。
  大家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最后在外面玩的孩子们也涌进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立冬道:妈,我想吃肉。
  陆明非道:姨,要不你们还烤肉。
  陆明亮扫了众孩子一眼,摇摇头,无奈地说道:果然是什么都不懂,那是食堂哎,哪有肉?
  赵明光也跟着摇头:到底是年纪太小。
  大家不说该接什么话好。
  小满斗志昂扬地道:妈,食堂没有肉没关系,咱家里有肉,咱自己带肉,为了打败他们,我献出自己那份肉。
  顾立春笑着问道:这样也可以?
  周玉和魏东想了想说道:食堂规定不准把里面的东西往外拿,可也没说不让把自己的东西往里拿啊。
  这规定都不用定,谁闲着没事拿自己家的东西补贴食堂?
  小满这么一提议,大家的思路就打开了。
  周玉说她可以从家里拿点猪油,魏东说他家有食堂后厨房没有的佐料调料,田三红这边能出的就更多了,什么豆豉辣椒酱都可以用上派场,吴胖也难得大方一回,主动提出从他们的自留地里拿出几筐蔬菜支援田三红。
  大家商量完毕,周玉和魏东也没回家,三个人一起进厨房,开始试做明天的菜。
  这下可好,吴胖赵高他们先过了嘴瘾。
  看着大家都吃得这么高兴,三人的信心倍增。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吴胖难得的积极,天一亮就去地里摘了两大筐新鲜蔬菜送到食堂。
  赵高和孙厚玉去河边捉了几条鱼,立冬立夏去捞虾,小满带着杨珠珠他们在池塘边弄了些田螺。
  周玉和魏东也各自从家里拿来一大筐东西。
  食堂里的其他职工一看,这三人竟然要作弊。可是再一看食堂规定,也没说不允许从家里拿东西。几个师傅一合计,他们也得跟上,于是一个个忍着肉痛也从家里拿些猪油和腊肉,据说有些人还挨了骂,说去食堂工作捞不着油水就算了,竟然还得往里头倒贴,这是什么道理?
  激烈的竞争从早餐开始了,大家伙早就听说了食堂要搞新政,一大早就涌向食堂,连那些不爱吃食堂的人也来凑热闹。
  田三红他们新开的窗口在9号,最后一个。
  先来捧场的都是熟人,是猪场的职工和家属区的家属们。
  早餐有玉米饼子、素包子和粥,本来没什么惊喜的,因为食材单一,供厨师发挥的余地太小。
  可是,很快就有人发现了不同。比如说,同样是素包子,但9号窗的吃起来就是好吃,皮薄馅香,一口气能干掉三个。不像别的窗口的包子,皮又厚又硬,吃了半个包子才咬到馅,馅还不好吃;同样都是玉米饼,可是9号窗的厨子烙的饼子两面焦黄,又酥又脆,连粗粮都吃出了香味,还有小米粥熬得稀稠适中,散出发一股小米的清香。
  人民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但是嘴巴一定是敏锐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