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4)(2 / 4)
第130章 定计打狼虎
邓场一见到顾立春进来, 没有一句寒暄和闲叙,直奔主题:我准备外出学习一个月。
顾立春对他要外出的事也不奇怪,他去年进农场时, 邓场也是去外出学习, 过年前才回来,两人第一次见面还是在猪场。
邓场看了一眼毫无波动的顾立春,接着说:我准备跟总场场办的打个招呼, 由你来代理副场长的职务。我不在,一般的事情你可以决定,比较大的事情, 拿不定主意的, 可以上报给总场或是跟朱书记商量,不急的话也可以等我回来处理。
顾立春想了一下, 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胜任, 他认真地回答道:好的, 邓场,我一定不负所托。
邓场说道:你办事的能力我放心。可是你这惹事的能力也太强了。
顾立春一脸委屈:邓场, 我真的没有故意招惹他们, 我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邓场稍稍解释了一下:我不是说你故意招惹他们, 嗯, 你这是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顾立春喜滋滋:谢邓场夸奖, 我也觉得自己挺秀的。
邓场:
他轻咳一声:算了, 咱们继续说正事。
我临走前会找毕主任聊聊,我建议你们先罢手言和。当然,就这么彻底和解也不可能。我的意思是, 你们暂时地和平一阵,你处理处理一下的事。同时,也做好充足的准备,等过完年再说。
邓场别有深意地说:斗争形势是复杂曲折的,他们这种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对于快要恶贯满盈的人,不能让自个儿满了他们的贯。一切要小心行事,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顾立春点头:我明白的,邓场。
对付敌人,顾立春向来不缺乏耐心,报复可能会推迟,但一定不会缺席。
邓场见顾立春听进去,心里很是欣慰。说完这些,他开始安排工作上的事。
后勤的事还是交给白大姐管,集资建房和基建的事归老赵管,生产科目前没什么事,供销科暂时也没有,农牧科有你更不用说。来年的生产规划,等我回来再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知青,年轻人多容易出事;二就是劳改犯的问题,这里面事情多,你多注意。
顾立春拿着笔记本一一记下,在重要的事项上着重标记一下。
顾立春想起林教授的事,便趁机向邓场请示:邓场,咱们五场山林面积宽阔,咱们县历来又适合种苹果,这林教授以前是农业大学的教授,你看这
邓场皱着眉头,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才无奈地说道:我知道他是个专家,可是这年头闲置的专家又何止他一个?其他的好说,关于劳改犯的问题,里头雷区太多,到处都是红线,不能随便踩。
顾立春忙说:邓场,我也没打算踩线,我是想在线上跳个舞,跟跳皮筋似的。
邓场对于这个比喻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继续听顾立春瞎扯。
我想向总场申请成立一个农业科研攻坚小组,专门负责研究科学种田、种树、养殖。组员包括知青、场办干部、各生产队的种田养殖能手。我们既搞科学理论研究,又搞科学实验。实验地点就是咱们五场的荒地隙地。我一不向场办要人,二不要钱。你看这事怎么样?
邓场直接了当地问道:你打算用这些劳改犯?
顾立春嘿嘿笑道:邓场目光犀利,不过,他们只是打杂干活的,不是正式组员。
邓场考虑一会儿,点头答应:行吧。你写份申请给我,我给你报上去,得让总场知道有这么个事儿。
顾立春打算回去就开始写申请报告,下班的路上,他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想着报告的事。
他正想得入神,被一阵自行车的铃声打断断了。他回头一看,只见赵志军骑着自行车跟了上来。
赵志军的第一句话就是:晚饭吃什么?
顾立春懒洋洋地答道:你操那么多心干什么,反正你又不做。 ↑返回顶部↑
邓场一见到顾立春进来, 没有一句寒暄和闲叙,直奔主题:我准备外出学习一个月。
顾立春对他要外出的事也不奇怪,他去年进农场时, 邓场也是去外出学习, 过年前才回来,两人第一次见面还是在猪场。
邓场看了一眼毫无波动的顾立春,接着说:我准备跟总场场办的打个招呼, 由你来代理副场长的职务。我不在,一般的事情你可以决定,比较大的事情, 拿不定主意的, 可以上报给总场或是跟朱书记商量,不急的话也可以等我回来处理。
顾立春想了一下, 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胜任, 他认真地回答道:好的, 邓场,我一定不负所托。
邓场说道:你办事的能力我放心。可是你这惹事的能力也太强了。
顾立春一脸委屈:邓场, 我真的没有故意招惹他们, 我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邓场稍稍解释了一下:我不是说你故意招惹他们, 嗯, 你这是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顾立春喜滋滋:谢邓场夸奖, 我也觉得自己挺秀的。
邓场:
他轻咳一声:算了, 咱们继续说正事。
我临走前会找毕主任聊聊,我建议你们先罢手言和。当然,就这么彻底和解也不可能。我的意思是, 你们暂时地和平一阵,你处理处理一下的事。同时,也做好充足的准备,等过完年再说。
邓场别有深意地说:斗争形势是复杂曲折的,他们这种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对于快要恶贯满盈的人,不能让自个儿满了他们的贯。一切要小心行事,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顾立春点头:我明白的,邓场。
对付敌人,顾立春向来不缺乏耐心,报复可能会推迟,但一定不会缺席。
邓场见顾立春听进去,心里很是欣慰。说完这些,他开始安排工作上的事。
后勤的事还是交给白大姐管,集资建房和基建的事归老赵管,生产科目前没什么事,供销科暂时也没有,农牧科有你更不用说。来年的生产规划,等我回来再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知青,年轻人多容易出事;二就是劳改犯的问题,这里面事情多,你多注意。
顾立春拿着笔记本一一记下,在重要的事项上着重标记一下。
顾立春想起林教授的事,便趁机向邓场请示:邓场,咱们五场山林面积宽阔,咱们县历来又适合种苹果,这林教授以前是农业大学的教授,你看这
邓场皱着眉头,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才无奈地说道:我知道他是个专家,可是这年头闲置的专家又何止他一个?其他的好说,关于劳改犯的问题,里头雷区太多,到处都是红线,不能随便踩。
顾立春忙说:邓场,我也没打算踩线,我是想在线上跳个舞,跟跳皮筋似的。
邓场对于这个比喻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继续听顾立春瞎扯。
我想向总场申请成立一个农业科研攻坚小组,专门负责研究科学种田、种树、养殖。组员包括知青、场办干部、各生产队的种田养殖能手。我们既搞科学理论研究,又搞科学实验。实验地点就是咱们五场的荒地隙地。我一不向场办要人,二不要钱。你看这事怎么样?
邓场直接了当地问道:你打算用这些劳改犯?
顾立春嘿嘿笑道:邓场目光犀利,不过,他们只是打杂干活的,不是正式组员。
邓场考虑一会儿,点头答应:行吧。你写份申请给我,我给你报上去,得让总场知道有这么个事儿。
顾立春打算回去就开始写申请报告,下班的路上,他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想着报告的事。
他正想得入神,被一阵自行车的铃声打断断了。他回头一看,只见赵志军骑着自行车跟了上来。
赵志军的第一句话就是:晚饭吃什么?
顾立春懒洋洋地答道:你操那么多心干什么,反正你又不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