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忽悠考科举 第64节(1 / 4)
但信中内容却并不是两人所认为的传情之信,而是盛叶舟拜托宋盛所写的信。
离开安义府的最初几个月,收到的甘禾渊信里全是一片四海升平之相。
但盛叶舟深知,宫中怎会比书院之中还要和气, 于是私下便去信询问了同在宫中陪读的宋盛。
后来宋盛便会经常给盛叶舟写信说说宫中的情况,也会帮着照应下甘禾渊。
一来二去的,宋府姐弟与盛叶舟关系也越发亲厚起来,偶尔宋依清会帮弟弟代笔,所用花笺使得廖飞羽二人常常故意调侃。
不过他们都看过信中内容, 此时也只是嘴上打趣几句而已。
盛叶舟不理二人, 随意展开一张, 是甘禾渊所写的信。
信中说离宫回家途中遇到宋盛,其拜托他带封信给盛叶舟, 所以就干脆将两封信装在了一起。
后面又是不出意外的整篇报喜不报忧。
看完信,盛叶舟随手就将信递给廖飞羽,自己则是展开宋盛的信一一扫过。
“……”
“甘禾渊的信啰里啰嗦,怎么的看到尾好似甚都没说!”廖飞羽挠头,这通篇废话全是太傅授课的内容和他又吃了些甚,建明伯府里又发生了何事。
但看完几人都发现,从头到尾都没提自己过得如何。
“你们看看这个就知晓了。”盛叶舟抬眸,看到半敞的院门仍没有人影晃动,顺手将书信递给廖飞羽后抬步走出书房。
太子自弱冠礼之后逐渐入朝听政,东宫之中读书的反倒剩下些陪读,没有太子坐镇,相互间的勾心斗角绝不会少。
而其中就属徐啸与镇国公府次子韩长鸣为首的一行最为狂妄。
韩长鸣表姐正是太子妃于灵汀,在东宫之中谁不因这层关系让他三分。
但这位纨绔偏生愚笨又心眼小,几句话功夫就被徐啸所蛊惑,明里暗里专门针对甘禾渊。
明显是徐啸将在安国公府中比输的气撒到了盛叶舟好友身上。
建明伯府在所有陪读之中势力实属末流,甘禾渊也只得默默承受几人的针对。
后来还是宋盛受托,在二人又要欺负人时当场将徐啸暴揍一顿使得韩长鸣有所顾忌不敢再明目张胆。
宋盛的信中就提到了前几日徐啸与韩长鸣在出宫之时又拦下甘禾渊,而后不巧被他撞见之事。
“这徐啸也太坏了。”廖飞羽双拳紧握,咬牙切齿地恨恨道。
陆齐铭最后看完,鄙夷地嗤了声,也跟着站起身来:“徐家仗着巴结上太子,这几年可好生威风。”
许是那次安国公府比试使得徐啸心态大变,竟在其后完全放弃科考之路,转而另辟蹊径成了陪读。
徐府也因此事在勋贵中颇为自得,恨不得向全天下人昭告徐家是太子账下之人。
至于徐啸究竟在太子心中是何位置,用宋盛信中的话来概括便是——狗屁不是。
东宫中的事外人不知,他们陪读却最为清楚,徐啸也深知自己还没入太子眼,这不就将眸光转向了镇国公府。
韩长鸣不值一提,但其长兄韩长风却真真正正是太子心腹,前几年就已入东宫为詹士府少詹士一职。
七年前那个在书院中笑话他们是小娃娃的少年已一跃成长为许多人想巴结的对象。 ↑返回顶部↑
离开安义府的最初几个月,收到的甘禾渊信里全是一片四海升平之相。
但盛叶舟深知,宫中怎会比书院之中还要和气, 于是私下便去信询问了同在宫中陪读的宋盛。
后来宋盛便会经常给盛叶舟写信说说宫中的情况,也会帮着照应下甘禾渊。
一来二去的,宋府姐弟与盛叶舟关系也越发亲厚起来,偶尔宋依清会帮弟弟代笔,所用花笺使得廖飞羽二人常常故意调侃。
不过他们都看过信中内容, 此时也只是嘴上打趣几句而已。
盛叶舟不理二人, 随意展开一张, 是甘禾渊所写的信。
信中说离宫回家途中遇到宋盛,其拜托他带封信给盛叶舟, 所以就干脆将两封信装在了一起。
后面又是不出意外的整篇报喜不报忧。
看完信,盛叶舟随手就将信递给廖飞羽,自己则是展开宋盛的信一一扫过。
“……”
“甘禾渊的信啰里啰嗦,怎么的看到尾好似甚都没说!”廖飞羽挠头,这通篇废话全是太傅授课的内容和他又吃了些甚,建明伯府里又发生了何事。
但看完几人都发现,从头到尾都没提自己过得如何。
“你们看看这个就知晓了。”盛叶舟抬眸,看到半敞的院门仍没有人影晃动,顺手将书信递给廖飞羽后抬步走出书房。
太子自弱冠礼之后逐渐入朝听政,东宫之中读书的反倒剩下些陪读,没有太子坐镇,相互间的勾心斗角绝不会少。
而其中就属徐啸与镇国公府次子韩长鸣为首的一行最为狂妄。
韩长鸣表姐正是太子妃于灵汀,在东宫之中谁不因这层关系让他三分。
但这位纨绔偏生愚笨又心眼小,几句话功夫就被徐啸所蛊惑,明里暗里专门针对甘禾渊。
明显是徐啸将在安国公府中比输的气撒到了盛叶舟好友身上。
建明伯府在所有陪读之中势力实属末流,甘禾渊也只得默默承受几人的针对。
后来还是宋盛受托,在二人又要欺负人时当场将徐啸暴揍一顿使得韩长鸣有所顾忌不敢再明目张胆。
宋盛的信中就提到了前几日徐啸与韩长鸣在出宫之时又拦下甘禾渊,而后不巧被他撞见之事。
“这徐啸也太坏了。”廖飞羽双拳紧握,咬牙切齿地恨恨道。
陆齐铭最后看完,鄙夷地嗤了声,也跟着站起身来:“徐家仗着巴结上太子,这几年可好生威风。”
许是那次安国公府比试使得徐啸心态大变,竟在其后完全放弃科考之路,转而另辟蹊径成了陪读。
徐府也因此事在勋贵中颇为自得,恨不得向全天下人昭告徐家是太子账下之人。
至于徐啸究竟在太子心中是何位置,用宋盛信中的话来概括便是——狗屁不是。
东宫中的事外人不知,他们陪读却最为清楚,徐啸也深知自己还没入太子眼,这不就将眸光转向了镇国公府。
韩长鸣不值一提,但其长兄韩长风却真真正正是太子心腹,前几年就已入东宫为詹士府少詹士一职。
七年前那个在书院中笑话他们是小娃娃的少年已一跃成长为许多人想巴结的对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