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皇后(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任谁都能猜到殷太后过去这几年过得很不容易。殷太后虽有太后之名,但是,坐在帝位上的先帝顾琅不是她的亲儿子,还对她甚是提防,这些年,借口殷太后凤体有恙为由把她圈禁在寿宁宫中。大家都怕惹先帝不悦,因此从前外命妇们也不敢往宫里递牌子求见太后。
  那个时候,殷太后在这个宫里跟个傀儡没什么区别。
  但今时不同往日。
  “起来吧。”殷太后一见沈千尘,就笑得合不拢嘴,上下打量着她。
  大衫红艳如火,黄桑服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颜色鲜艳明丽,映得少女无暇的肌肤如初雪般白皙,明艳逼人。
  殷太后越看越觉得自家儿媳好看,小儿媳就该穿这种鲜艳的料子才不枉她这天姿国色。
  这么一想,殷太后觉得儿媳平日里的首饰还是太少了,小丫头平时戴来戴去就那么几件,她这个儿子就知道打仗,心太粗了,还是得由她这个婆母来帮着操持这些。
  思绪间,包括沈千尘在内的众女眷按照身份高低一一落座,沈千尘自然是坐在下首,距离殷太后最近的地方。
  殷太后慈爱体贴地问沈千尘道:“千尘,今早你们天刚亮就起来了吧,累不累?”
  这个问题本来很容易回答,可沈千尘在开口的那一瞬,忍不住就想起了方才在乾清宫时,顾玦落在她面庞上的那一个个轻吻。
  她眨了下眼,眼波流转,顾盼间焕发着神采奕奕的艳光,含笑道:“不累。”
  等等!沈千尘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刚才她给顾玦擦眉心口脂印的那方帕子呢?是她换衣裳时,不慎落在那堆衣裳里了吗?
  “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哪里像我们,都老了!”礼亲王妃笑着凑趣。
  顺王妃紧接着道:“姐姐,你认老,我们可不认。”
  这话一出,其他同辈分的王妃们也是频频点头,笑得乐不可支,原本有些肃穆的气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
  连殷太后的脸上都带着笑,眼角笑出了几道鱼尾纹。
  下方,好些个相熟的外命妇们悄悄地交换着眼神,看出来了,不仅是新帝看重皇后,连殷太后也是如此。
  于是,立刻就有人笑吟吟地恭维起殷太后年轻,说她看着比皇后大不了几岁,又赞皇后雍容贤惠云云,多有溢美之词。
  女眷们围在一起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话题,衣裳、首饰、婚姻、子嗣等等,于是话题说着说着就绕到了子嗣上,既说自家,也说别家。
  “我家令哥儿都四周岁了,个子还只有那么点儿。”诚郡王妃随口发着牢骚,“今天我见到了元嘉,他还比我家令哥儿小一个月,身量至少比他高了一寸多。”
  诚郡王妃全然没注意到周围好几个女眷的脸色都变了变,觉得这诚郡王妃真是没脑子,在这种场合提誉亲王顾南谨的长子顾元嘉,那不是给太后添堵吗?
  “元嘉这孩子确实养得好,虎头虎脑的,而且,还知礼得很,听说他都开始启蒙了呢。”殷太后笑道。
  她就算对顾琅有再大的不满,也不会迁怒到一个小孩子身上,依旧眉眼含笑。
  殷太后现在这个年纪最喜欢小孩子了,虽然她也没见过顾元嘉几次,但对这孩子印象还行,小小的娃儿每次说话行礼都规规矩矩,奶声奶气的。
  见殷太后没有不悦,不少人都放了心,把话题又接到了几岁启蒙,有人说自家儿子三岁就开始识字;有人说孩子们也没几年好玩,他们家是五岁才请人启蒙
  就着这个话题,几乎人人都能搭上几句,庄郡王妃笑容满面地恭维殷太后:“还是太后您教子有方。”
  “我记得皇上他三岁识字,五岁会诵诗文,十几岁时,太傅就说他可以下场考科举了。”
  当年,顾玦的文采是满朝皆知的,当年仁宗皇帝派了十四岁的顾玦出使南昊,不少人都以为顾玦会从文,谁也没想到一年后,顾玦就去北地从军。
  别人不知道为何,沈千尘和殷太后却是知道的。
  正因为顾玦当年去过一趟南昊,知道南昊武力之强大,而大齐却是重文轻武,所以才会居安思危,在北地起硝烟时,毅然奔赴北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