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奉子成婚之后 第8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日,沈棠宁就收到了来自京城中公爹谢璁寄来的家信,信中白纸黑字,告诉她为表谢瞻收服河北失地,两度救驾功勋,隆德帝已经下旨册封汝阳郡主为靖安公主,意为叛乱平定之意,并命她一个月后便下嫁镇国公府,与谢家结成秦晋之好。
  谢璁信中说道,他知沈棠宁性情温驯贤淑,且生育子嗣有功,不欲无故休妻,据理力争之下,最终让隆德帝允诺令公主以平妻之礼下嫁谢瞻。
  谢璁深知自己这个儿子素来桀骜不驯,与他关系不睦,恐其不愿和离与皇室联姻,故希望沈棠宁收到信后能从中劝和,不要让谢瞻犯下大错,后悔无极。
  话已至此,沈棠宁便明了了。
  世人皆以尚主为无上荣耀,然而对于世代簪缨的贵族子弟来说,姓氏的荣耀甚至超越了至高的皇权,几大贵族之间宁可相互通婚也不愿与皇室联姻。
  以谢瞻的性子未必真就愿意尚主,一辈子屈居于人下。
  所以谢璁才不得已出此下策,来求助自己这个儿媳。
  “从年幼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不靠家族封荫报效国家,凭一己之力成为顶天立地的大将军,就能够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沈棠宁不想耽误谢瞻的前程,他如今正立下不世功勋,是建功立业之时,且两人的关系至多不过是朋友而已,并无深厚的感情基础,那靖安公主待他又一往情深,她离开就是最好的选择。
  萧砚在离开那日曾问她以后的打算,沈棠宁说:“如今镇江无战乱,我想先回沈氏老家镇江,等到天下太平之日,我再亲自去找哥哥。”
  萧砚似乎也察觉到了沈棠宁有意与他保持距离,每每他想和沈棠宁单独相处说话,谢瞻那名叫做长忠的侍卫就总用警惕和仇恨的眼神瞪他,寸步不离地守在沈棠宁身边。
  即便如此萧砚也不愿放弃,他相信只要他愿意等,总会等到沈棠宁回心转意的那一日。
  两日之后的清晨。
  驿馆之中,萧砚从迷迷糊糊中醒来,觉得大脑甚是昏沉,揉了揉眉心,刚开门一个侍卫就匆忙跑了过来。
  “不好了大人,谢夫人留下一封信不告而别了!”
  萧砚瞬间睡意皆无,急忙拆开信看。
  信中只有一首词。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不如怜取眼前人……
  萧砚骑马追出去时,白云悠悠,青天碧水,那一道熟悉的身影早已芳踪难寻。
  ……
  当初谢瞻离开顺德,在顺德驻扎了五千朝廷军,同时拨给了沈棠宁一个总旗,也就是五十余人的护卫队。
  加上谢璁送来的护卫,这一行约莫一百人的队伍,离开河北后并未如沈棠宁和萧砚约定的那般转水路去江苏镇江,而是转道去了山东琅琊。
  沈棠宁骗萧砚,女儿和温氏都在镇江老家,其实这两人都还在琅琊。
  公爹谢璁让她先去琅琊避风头,王氏是山东大族,向来不参与政事,就算是最差的结果,宗缙也绝不愿得罪这些老牌宗族,只会想方设法讨好他们赢得对方支持。
  这一路走来,沈棠宁原本以为萧砚会想明白,她不想耽误萧砚,也不想再欠他,只是这几日无论她暗示还是明示,萧砚都始终一厢情愿地认为两人还能再重新开始。
  和萧砚分道扬镳后,沈棠宁一行北渡黄河,花了四五日的时间到了山东境内。
  虽说走官道要多花十日的时间才能到琅琊,如今山东一带也太平无虞,但走官道还是最安全万无一失的选择。
  官道尽头是一望无尽的尘土,而官道四周,但凡是阴凉之处俱被流民占据,大多以一家老小七八人一行为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