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1 / 2)
好不容易来了位客人,老板把腿放了下来,从桌子后面绕了出来,一个劲地往脸上堆着笑,搓着手走出了店门。
“您需要什么书?小店的书应有尽有。”老板对待稀罕客人的态度格外热情。
小姑娘合上了手里的书,把书封在他面前摊开,“有类似的书吗?”
人难免会有嘴巴快过脑子的时候,眼睛没能看清楚书封,老板便回答得斩钉截铁,声音中气十足,“当然有!”
看清楚书封的时候,老板愣了一下,目光转而上上下下地把人重新打量了一遍。
“多来几册。”
老板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听到了小姑娘的声音。
道德和利益在脑子里疯狂打架,老板看着笑眯眯的小姑娘,内心的挣扎持续了不到两秒钟就果断做出了选择。
“好嘞,您请进。”
老板欢天喜地地把人迎进了店铺里,还体贴地拿过来一张椅子。
她坐下没多久,老板一头扎进了书架,一顿翻箱倒柜过后,放在她面前的书就摞得老高。
小姑娘抽出最上面那一本,随意翻了两页就放了回去。
老板的心顿时悬在了半空中,可没成想,小姑娘全都要了。
这个年代的交易方式仍然停留在现金交易的阶段,所以她把钱扔在了桌面后,拎起那摞半人高的书就往门外走。
老板匆匆忙忙去核对桌面上的数额的时候,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可老板并不着急,村子目前的人口算不上庞大,要在木叶里找一个人并不困难,比他之前住的地方容易多了。
只要对方的身份不带敏感成分,往警务部队一打听就能知道对方是谁,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届时直接往人家里找。
核对完数额的老板盯着掌心,挠了挠脑袋,“真是一分钱也不差。”
可一分钱也多不了。
一把年纪的书铺老板在心里逼逼个没完,谁家姑娘这么要命哦。
……
这些话本是从大名府流出来的。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每个时代消遣的方式,更别说物质生活丰富的贵.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书信和文字便是最为普及的信息传播方式。
她出生的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笔墨是贵族的特权,礼仪教养是公卿的门面,会用文字的人占据人类总数量的比例少得可怜。
因此,话本这种东西,最先开始流行的地方便是公卿贵族聚集的平安京。
时间的长河不断朝另一端涌去,有些话本神奇地被保留了下来,历久弥新,过去被风雅的文学大家所不耻的东西,到了近代却被人们奉为珍宝。
宽弘二年(1004年),那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平安京城外堆满了数不清的尸骨,人群里蔓延开了可怖的疫病,人们日日夜夜生活在恐慌之中,公卿贵族之间却是一派的风平浪静,照例在宫中歌舞升平。
当时的藤原家主特地在宫外邀请了一位富有才情的夫人担任身为皇后的女儿宫内的女官。*
具体到底是什么时候,她已经记不清楚了,她只记得是生活在平安京的那段日子,宽弘年前的事情,似乎是长德年间,最初是因为贵族之间流传的八卦,年纪轻轻的才女因为家道中落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五岁的男人。 ↑返回顶部↑
“您需要什么书?小店的书应有尽有。”老板对待稀罕客人的态度格外热情。
小姑娘合上了手里的书,把书封在他面前摊开,“有类似的书吗?”
人难免会有嘴巴快过脑子的时候,眼睛没能看清楚书封,老板便回答得斩钉截铁,声音中气十足,“当然有!”
看清楚书封的时候,老板愣了一下,目光转而上上下下地把人重新打量了一遍。
“多来几册。”
老板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听到了小姑娘的声音。
道德和利益在脑子里疯狂打架,老板看着笑眯眯的小姑娘,内心的挣扎持续了不到两秒钟就果断做出了选择。
“好嘞,您请进。”
老板欢天喜地地把人迎进了店铺里,还体贴地拿过来一张椅子。
她坐下没多久,老板一头扎进了书架,一顿翻箱倒柜过后,放在她面前的书就摞得老高。
小姑娘抽出最上面那一本,随意翻了两页就放了回去。
老板的心顿时悬在了半空中,可没成想,小姑娘全都要了。
这个年代的交易方式仍然停留在现金交易的阶段,所以她把钱扔在了桌面后,拎起那摞半人高的书就往门外走。
老板匆匆忙忙去核对桌面上的数额的时候,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可老板并不着急,村子目前的人口算不上庞大,要在木叶里找一个人并不困难,比他之前住的地方容易多了。
只要对方的身份不带敏感成分,往警务部队一打听就能知道对方是谁,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届时直接往人家里找。
核对完数额的老板盯着掌心,挠了挠脑袋,“真是一分钱也不差。”
可一分钱也多不了。
一把年纪的书铺老板在心里逼逼个没完,谁家姑娘这么要命哦。
……
这些话本是从大名府流出来的。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每个时代消遣的方式,更别说物质生活丰富的贵.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书信和文字便是最为普及的信息传播方式。
她出生的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笔墨是贵族的特权,礼仪教养是公卿的门面,会用文字的人占据人类总数量的比例少得可怜。
因此,话本这种东西,最先开始流行的地方便是公卿贵族聚集的平安京。
时间的长河不断朝另一端涌去,有些话本神奇地被保留了下来,历久弥新,过去被风雅的文学大家所不耻的东西,到了近代却被人们奉为珍宝。
宽弘二年(1004年),那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平安京城外堆满了数不清的尸骨,人群里蔓延开了可怖的疫病,人们日日夜夜生活在恐慌之中,公卿贵族之间却是一派的风平浪静,照例在宫中歌舞升平。
当时的藤原家主特地在宫外邀请了一位富有才情的夫人担任身为皇后的女儿宫内的女官。*
具体到底是什么时候,她已经记不清楚了,她只记得是生活在平安京的那段日子,宽弘年前的事情,似乎是长德年间,最初是因为贵族之间流传的八卦,年纪轻轻的才女因为家道中落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五岁的男人。 ↑返回顶部↑